大三緊張的課程讓每個人相比之前忙碌許多,好像每個人都有了一個方向,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奔走。平時很少在圖書館出現的他們也開始為了學業在圖書館翻閱著相關的資料。這種生活好像是又回到了高中時代的生活,每天都很忙碌、充實,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原本他們會為為怎麼度過課餘時間而發愁,現在則在課餘時間盡快的解決老師課堂上留下的問題,幾個人抽空打一局遊戲都顯得是件奢侈的事情。這也許就是有了方向之後的轉變吧,雖然這個方向和高中一樣,都是別人給的。但給一群迷失方向的人指明方向至少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時間沒有拜拜的在空虛中度過。
對於沒有方向或者還不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向走的人來說,有個方向並能為之忙碌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子木看著大家都在忙碌著很是羨慕,哪怕他們的方向是別人給的,但是如果別人不給他們方向,靠他們自己去找,估計整個大學的時間他們都會在感慨生活無聊和空虛,從而把時間都奉獻給遊戲和睡覺。四年結束之後,他們靠著一張文憑找工作也如同在大學中一樣是沒有任何方向和目標的。
子木是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的。他隻是在糾結於是繼續完成學業,還是趁現在就休學創業。如果選擇前者,那麼畢業之後最可能的就是回到父親的公司幫忙打理,那時創業也許會錯過好的時機。如果現在休學去創業,雖然自己的父親會極力反對,但是自己可以積累更多的經驗,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自己可以在年輕的時候朝著自己的理想努力一把,如果失敗了,自己也是沒什麼好後悔的了。
子木很想找人幫著自己解決自己目前所遇到的問題,自己需要勇氣,需要別人的鼓勵來讓自己的決心更加堅決,然後做一個痛快的決定。但是他自己知道,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能幫得了他。他隻有自己先去說服自己的父親,然後再來向猴子還有學哥解釋。
子木回到了家中,來到了父親的書房,那是父親除公司外的另一個辦公地點。他看著緊閉的房門,在門口躊躇了一下,然後敲了敲門,
“砰砰砰”
還沒有等裏麵的父親說話,子木就把門推開走了進去。
“哎,你怎麼回來了?”身著西裝的父親看到他感到很是驚訝,放下手上的工作,“學校放假了?”
“沒有,這不是雙休日麼,回到家看看你。”
“哦,你看,我這忙的都忘了。最近公司事情太多了,都忙暈了。你媽媽出去逛街了,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好好吃頓飯。”
“嗯,公司事情多你也別太忙,沒必要事必躬親,不然公司其他人做什麼啊。”
“有些事情還是要自己親自做的。主要是年齡大了,精力也不如以前了。不過過兩年等你畢業了,有些事情就要交給你做了,我也會輕鬆許多。”
“哪有,你頭發烏黑光亮的,精神好著呢。”子木看著坐在對麵的父親。
“哎,這頭發啊?染黑的,也就上麵一層是黑的,看著好看。你看這發根,都白了。”父親邊說邊用手把額前的頭發撩了起來,“看看,四五十歲了,你以為還像你們年輕小夥子啊。”
子木印象中的父親始終是一頭烏黑的頭發,幹練的著裝,抖擻的精神,尤其是那雙眼睛,有時候像是一把閃著寒光的匕首,看著讓人畏懼。但是當看到父親那被撩起來的頭發時,子木才感到父親確實如他自己所說,已經不再年輕了,身體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嗯,你先到外麵看會電視。我這手頭上還有一點事,很快就處理好了。”父親看了看手表,“十來分鍾就好了。”
子木並沒有走開,而是坐在那裏看著父親繼續工作。他記得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坐在這個房間看著父親忙碌的工作,偶爾自己也會吵著父親讓他陪自己玩會。然後父親會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他到客廳看一會電視,然後再回到自己的書房開始工作。而自從懂事之後,自己則不會隨便進入書房,更多的是和媽媽在一起看電視。
也許正是這種與父親交流很少的原因,造成了子木內心很想和父親交流,但是卻不知該如何開口,以至於每次交流都顯得不是特別的親密。也許就像自己媽媽所說的那樣,自己和父親都有情感交流障礙症。交流較少,也導致與父親有些疏遠,與媽媽到更親近一點,而且自己做的決定也更容易受到媽媽的支持,父親則很少關心或者問都不問。
晚上,媽媽回到家看到子木回來很是開心,做了很豐盛的飯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
“來,兒子,吃個蝦,這個你最愛吃了。”媽媽邊說邊夾著一個蝦子放到了子木的碗裏。
“哎呀,媽,你不用給我夾,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來。”子木有點很不好意思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