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至親,何以要遠行 53(1 / 3)

第一次看到這浩然劍法時,林朝陽就覺得這劍法那種浩然莫當的氣勢和朝陽劍法大日橫空的意境有想通之處。可惜這是林浩然自己奇遇得來的,沒上交家族,也沒法強迫。現在好了,終於還是落在他手裏!

也不顧林雪凝和果果這兩個“客人”還在身邊,需要招呼。當下就翻看起來。既然決定海納百川,自創功法,那自然要博采各家所長。多多見識各種功法秘籍。

開頭第一總綱,就讓林朝陽淡定不能了。現在所在世界和地球所在世界語言並不相同,這秘籍上的話若是翻譯成地球上的文言文就是“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之類的,這不和文天祥的正氣歌差不多嘛。

看來隻要是真理,果然是沒有國界的,甚至能超越空間時間的限製。思想哲學足以超越任何界限。

就像我們現在看數千年前的唐詩宋詞,仍不免觸景生情,引發情感上的共鳴。這種超越時間的感動,或許是見得太多,而讓我們有點習以為常了,卻不知這才是文化中最大的精粹。

認認真真看完整本秘籍,林朝陽久久不能平息,自己心中那澎湃的念頭。

並不是因為這浩然劍法,太過玄奧,給林朝陽太多震撼,而是其中論述功法的方式方法,給林朝陽的震撼太多!

林朝陽到這個世界後,見多識廣稱不上,但因為身在林家,條件不錯,前前後後也看過幾十本功法秘籍了。

這些功法大多有點像是說明文,把修煉這些功法的方法、訣竅和禁忌等等需要注明的條件都說明的清清楚楚。

就像是一道道物理、化學和數學的應用題,隻有一個意思,條件全部給出,求的是答案。但具體的如何解題就靠你自己了。

有的解答方法快點、簡便點,有的解答方法慢點,複雜點,但算出來的答案都應該是一樣的。

這就是天才和庸才的區別所在了,天才總能盡快找到最快的方法,又憑借自己超人一等的運算能力,在最短的時間裏得出答案。而普通人,可能隻能老老實實地按最正常最慢的方法解題,本身的運算能力又差,當然會話很長時間才能得到答案,甚至費盡苦工後,得到的還是錯誤的答案。

若是換成一門功法,天才就能很快理解功法的要點,訣竅,又有超人一等的基礎條件和身體,自然能很快修煉到高深境界。

總之,林朝陽以前看過的秘籍,都是這種偏向說明論述類的,有點類似以前在地球時西方科學,所要求的精準、精確地描述一件事物,來描述一門功法。甚至猶有過之。

所以,以前林朝陽練武,更像是進行科學實驗,一點誤差,就可能導致結果相差很大,甚至實驗失敗,做白工。

這才是初習武者,最需要人指導的原因,必須讓初習武者,盡快盡可能地熟悉各種武學術語,融入骨子裏。

已經有基礎的武者,就可以一步步,脫開幫助,靠著自己的理解經驗,去修習新的武學,最後乃至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而浩然劍法則不同,怎麼說呢?它有點像前世在地球上的那些內家拳,既有和西方科學一樣精確到極點的練法、打法,又有那種看起來玄之又玄的玄學道理或是稱之為哲學。

就像太極拳是以《易經》中的哲理指導,而創出的一門拳法。講究先明道理,再修拳法,才能事半功倍。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實乃後發製人的至理。

其實這個世界的功法,要修煉到最高深的境界,同樣需要理論的指導。隻不過是由於大家對一門功法修煉久了,自然而然產生的經驗,很難用言語表達而已。

就像西方的那些大科學家,一輩子都貢獻給自然科學的事業,講究精確精準。但到老時,卻往往相信了神學等玄之又玄的事情。

其中固然有人老了,希望能繼續活下去,而寄望於這些學說的。可未嚐不是,一身所學窮究天人,一理通,而百理通,發現了這些學說中可行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