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童年溫暖的呼喚(1 / 2)

當你的童年有個傻傻的男孩,不管刮風下雨,都會呆呆的等在你家門前,不厭煩你的散漫和拖遝,有的隻是陽光的微笑和溫暖的聲音,你會怎麼做?我用了將近五分之一的人生去喜歡他,依賴他,盡管我並不知道我將會生存多久。——程鳶。

“程鳶,程鳶,快醒醒,再不走就遲到了……”

這絮絮叨叨的聲音伴隨了程鳶去幸福村後的整個童年,說實話,她曾經怨恨過這魔咒一般的呼喚,讓她沉醉了那麼久,那麼久,直到十九歲那年,它徹底淡出了程鳶的生命,而她卻發現自己已經開始依戀。

跟往常一樣,程鳶一睜眼看到的便是那個背著黃色的小書包,咧著嘴,露著兩顆可愛的小虎牙衝著她笑的男孩,那個畫麵一度成為童年裏她對邵陽的全部印象,以至於盡管他後來成長為英俊帥氣,意氣風發的少年,還是痛苦失意,滿臉抑鬱的青年亦或是現在明媚溫暖,滿眼寵溺的父親,一提起邵陽,程鳶腦海中便會浮現出那個露著虎牙衝她笑的男孩。

“還不起來,邵陽都等你老半天了。”程媽從門外走了進來,半責罵半憐愛的衝著她說了一句。她揉揉還沒睜開的眼睛,衝邵陽眨了眨,“去外麵等我吧,一會兒就過去。”

邵陽識趣的走到外屋乖乖坐在小板凳上等她,等得急了就會朝裏屋嚷上一句:“程鳶好了沒啊?快點!”

“好了好了,這就來,急什麼!”

她甩著兩條長長的辮子,穿著一身火紅的連衣裙,肩上背一個紅色的書包,手裏拿著兩個程媽塞給她的熱乎乎的大包子慢慢吞吞的從裏屋走出來,這便是童年時期的程鳶,也許是程媽鍾愛紅色或者她覺得小女孩就應該穿紅色的的衣服,程鳶所有的東西無一例外都是紅色,以至於從初中開始她一度討厭紅色,也再也沒有穿過紅色的衣服。程鳶慣常的向邵陽伸出一隻拿著包子的小手,“喏,給你!”

“我不吃,我吃過飯了,你吃吧,快走要遲到了!”

盡管知道邵陽每次都會回這麼一句,程鳶依舊會伸著手給他包子吃。說來可笑,在當時八歲的她看來,邵陽吃不吃無所謂,她隻是要堅持自己的禮貌。

1998年,農村的教學條件還不是很好,師資力量更是參差不齊,很多老師都是非正式編製,有的隻是臨時被叫來代課的而已,程鳶這些學習不好又不討老師喜歡的孩子便成了臨時工手下的“犧牲品”。

她和邵陽剛到學校沒多久就和幾個小夥伴一起被那位“滅絕師太”一樣的“臨時工”阿姨派遣去做一項光榮的任務——看護她的女士摩托車,在那個年代農村人人俗稱它“木蘭”,程鳶無聊地蹲坐在“木蘭”旁邊的小丘上撥弄著掉落在地上的小樹葉,折疊成一個個小水杯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