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計有效教學的快樂課堂(2 / 2)

三、創設“三階段六環節”教學模式,助力會計分崗教學的實施。

我校會計分崗教學首先體現在《我做會計》課程中,教學模式發生很大變化,上課不再是老師的一言堂,而是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教學展示的廣闊天地。學生已經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重點不再是老師教,而是學生怎麼做,為此,我們創設並實施了“三階段六環節”的會計教學模式,助力會計分崗教學,並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效果。三階段六環節中的“三階段”是將整個課前、課堂、課後做全程設計,它是將學生課下與課後的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緊密結合,根據教學特點與學生能力情況在不同環節設計不同的項目和任務,以課前段、課堂段、課後段為三段式,將預習、展示、評價、總結貫穿於整個會計業務學習過程。“六環節”具體內容是:環節一:任務引領:老師以下達任務書的形式,實行引領式啟發教學;環節二:小組學習: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以合作互助式學習。環節三:課堂展示:在課前學習討論基礎上,各學習小組要把自己的學習成果以各種方式在班級展示出來,這個環節最能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通過豐富多彩各種奇思妙想的展示形式,使課堂變成每個學生表演的舞台,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在課下學習討論情況的最好展示平台,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與主角。環節四:教師點評:學生展示中會引發出對任務書中各種問題的理解,可能很精彩,也可能會出現偏差,這時老師的作用就是做好課堂點評,把學生展示中最閃光的點總結出來,引導學生開拓性、發散性思維,引領學生打破教材的既定流程設定,多導向,全方位的重新組合知識內容,真正教會學生如何去看書,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表達。環節五:小組互評:考核評價是按照不同層次和標準進行的多角度的組合評價,包括小組間自評、互評,結合大眾評審、教師打分評價等。環節六:總結反思:課後總結,完善學案鞏固拓展知識。

四、會計分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打造快樂學習的課堂

在《我做會計》的課堂中的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和實踐者,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改變了以往“要我學”到學生主動“我要學”的學習局麵。

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是有效性的靈魂,也是學生越來越愛學習的內在保證。一種教學模式優劣評價,並非取決於教師教的內容多,學生做的作業多,教學占的時間多,而是要看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的綜合表現,何謂有效?要看學生是否成為真正的受益者。當更多的學生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習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興趣與快樂,在學習操作各個過程中多數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提升,這樣的學習就是有效學習。快樂從何而來?有自我展示、自我要求的願望與平台,自信心成就感就會得到體現,當學生從聆聽著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時會重新認知自身的價值,當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總結,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時,就會為未來走向社會,做合格的職業人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