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稅務會計實踐教學之我見(2 / 2)

2.開設獨立的稅務會計實訓課程。可以采用學生自己設計實訓資料的模式進行:首先,在學期初,指導老師布置任務,學生分組進行調研;學期中,學生根據稅務會計理論及自己調研情況設計實訓資料。先假定一個服務的主體,包括這個主體的單位性質、經營範圍、規模、單位地址等,然後設計和這個特定主體相關的涉稅業務,盡可能多的考慮各稅種;最後在學期末安排1-2周的時間,由大家根據自己設計的業務,自行進行賬務處理,根據各稅種的具體納稅期限進行納稅申報。各組之間可以交換實訓資料進行操作。通過這樣一種模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學生隻有通過自己調研、思考、討論,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定期提供專業教師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素質;定期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實踐能力;引進具有稅務實踐工作經驗的教師擔任實踐課程的教學;另外,可以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注冊會計師或注冊稅務師擔任兼職教授,來校講課,或者聘請往屆畢業生來校傳授經驗。

4.完善實驗室建設與改造。在校內建立“稅務仿真實驗室",安裝企業涉稅事項的各種軟件,如“增值稅專用發票防偽稅控係統”、“消費稅申報實訓係統”等,用專業的稅務會計軟件模擬企業納稅。通過稅務會計實驗軟件的操作,讓學生掌握網上納稅申報的整個流程及納稅申報表的編製。同時注意根據最新的稅法政策法規和新企業會計準則不斷更新稅務會計軟件的內容,根據企業的現實需求增加相關的操作技能,把當前經濟的熱點問題引入實訓課堂討論,使實踐教學的內容更豐富,更貼近實際。

5.校企、校政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學校可以與當地稅務部門聯係,讓學生到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觀察業務流程,了解稅款的申報和收繳情況。學校也可以與稅務師事務所、企業等建立稅務會計實訓基地,讓學生親臨現場,感受稅務活動的全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環節,讓學生多方麵深入企業實踐,使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的稅務會計實踐工作。

總之,現代社會需要既懂會計又精通稅法的複合應用型人才,稅務會計實踐教學的改革,對提高稅務會計教學質量,滿足企業需求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曉麗.稅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5).

[2]鄒容.“稅務會計”實踐教學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04).

[3]楊梅,容莉欣.高校會計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J].財會通訊,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