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及意義(2 / 2)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強調榜樣、表率作用,領導幹部團結實幹,率先垂範,先學生之憂而憂,後學生之樂而樂,學生就會對集體產生認同感。當前,我們大多數學校的基礎設施條件不足,人文管理欠缺,學生幸福指數可想而知。在如此條件下,如何成功突圍,增強學生的求學幸福之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常道,“領導的表率作用,是最有說服力的管理;領導的模範行動,對學生是無聲的鞭策”。說一千,道一萬,不如領導帶頭幹。在日常工作中,學生管理者能到學生中去,多到學生宿舍走走了解情況,與學生同甘共苦,了解學生的困難,並始終做到了吃苦耐勞幹在前,不畏艱險衝在前,執行製度走在前,廉潔自律做在前,既當指揮員掛帥指揮,又當戰鬥員親自參與,以良好的表率感召、引領著學生。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人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從小事做起,努力奮發向上,愛國愛民愛家,團結友愛,艱苦奮鬥。學生工作管理者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要從營造家庭氛圍等細微處著眼,從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等點滴處入手,真心實意地為學生辦實事,才能切實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在常人眼中,最溫馨的地方莫過於家,最溫暖的感情莫過於親情。通過多為學生辦實事,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努力在集體中營建濃厚的家庭氛圍。

其三,“上不愛下,則下不親上;厚之不激,則罰之不畏”。敬愛師長,愛護幼小,對廣大人民實施關懷,達到天下共樂,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學生管理者要創新舉措,在集體中實施人文關懷、精神關懷,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愉悅感。要始終關注、嗬護學生的心理、精神健康,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理念。到學生中去,實實在在地減輕其心理負擔,把學習搞好。同時,還應多組織同學們與教師一起打籃球、乒乓球等比賽,通過組織這些活動,為學生創造了舒緩精神壓力的平台,豐富了學生們的大學生活,切實提升了學生的愉悅感,同時也拉近了我們師生的關係。

其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發揮自己的長處,並用自己的長處為社會作出貢獻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追求的宗旨。學生管理者要知人善任,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全力推動願幹事、能幹事的學生走上領導崗位,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才能增強學生的價值感。

總之,學生管理工作是管人的工作,管人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把思想政治教育精深理論用到平常生活中去,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既能適應各種千變萬化的情況,又能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隻要管理者緊抓隻為學生利益出發,堅持為學生負責,真心對學生,加以適當的思想政治教育辦法,提高學生的幸福指數,我們必定能更好地管理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