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的建設使學生有獨立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將社區空間應用於網絡輔助教學平台,一方麵使學生可以一起進行知識分享,另一方麵,將各種學習應用集成到學生的個人空間,也避免了學生在使用學習平台時亂無頭緒的迷茫感,學生的一切學習與交流活動都可以在學習空間內部完成。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空間內部完成學習、互動、作業、考試、評價等各種活動。還可以進行記錄學習筆記、製定學習計劃,建立個人資源庫等功能。學生還可以在教師設定的有效時間內,按照教師製定的進度標準,進入學習內容瀏覽頁麵學習相關課程內容。教師教學空間的功能結構與學生空間一樣,可以為教師提供專門的教師教學空間,使得教師可以在自己的教學空間中完成一切教學活動,包括課程創建、資源管理、互動答疑、測試等活動。
三、學生基於信息化空間平台學習效果
目前學生空間建設形成常態化,廣大學生走入大學校園空間、習慣使用學生空間,空間成為同學們在大學期間重要交流平台,成為和同學、任課教師、輔導員之間聯絡的工具。學生空間建設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與交流方式,學生通過空間平台可以快速獲取信息,高效處理信息,科學應用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空間也為老師們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在可管可控的環境下,學生借助空間這個自主平台學習效果較好,教師通過提供不同類型的資源,加上圖文聲並茂的界麵,激起學生不倦的學習熱情。
借助世界大學城,教師在自己的空間教學資源中收集整理了大量與教學和學生學習相關的素材,學生也在自己的學習資源庫中收集了大量與學習有關資料,教師和學生相互在各自的資源庫中引用、學習,相互補充,取長補短,課後學生可以在教師的資源庫中再學習,拓展知識麵,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真正實現了共建共享空間資源庫和教學互動。我院建成教與學、管理與服務平台後,教師利用空進行教學,學生利用空間進行學習,師生在空間進行互動交流、再學習、再討論、提問等,改變了過去教與學隻在教室進行的原始模式,受到了師生一致好評,一致認為,空間為教與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陣地,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開辟了一個新的教學途徑,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機會,是一場教與學的深刻革命。
參考文獻:
[1]霍芳.《淺談世界大學城教學空間的建設》,科技信息,2011
[2]楊宇 史道敏.《高職教學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設的思考與探索》,科學世界經濟,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