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林業信息化發展的方向及建設性意見
(1)思想上重視。
我國的林業信息化建設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要加快政策法規製定進程,加大對各類硬件設施建設、軟件開發、信息采集器材、日常維護更新的資金扶助,加快林業信息化建設,建立科學的國家標準體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立足長遠,針對不同領域設立特殊的專業長遠信息網絡。要加大人才投入力度,適當引進專業人才,加強林業信息化專業隊伍培訓,加大林業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改善教育知識結構,綜合林業科技知識、法規政策、市場經營以及現代信息處理技術、采編國際信息等各方麵知識,培養全能型人才。
(2)合理有效利用信息平台。
要通過網絡平台加強林業政策法規和林業信息技術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快速處理並傳遞信息,展現林業風采,實行網上林業政務公開,增加透明度,並設立互動信箱,引發社會關注監督並滿足公眾信息服務的需要。通過林業綜合辦公係統建設,在傳播和交流過程中集中引進智力和技術解決林業科研、生產、經營中的各種問題。並且可以利用現代物流技術,通過網絡構築林業產業供應鏈,極大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各方麵的反應速度,從而提升林業資源利用率。
(3)整合林業信息資源。
及時擴充林業信息,圍繞信息需求的多樣化實際,擴展信息源,精確分析,確保信息的準確、完整、及時、有效。通過規範各類林業信息資源,在國家和地方通過收集、傳遞、彙集等方式建立各級各類數據庫,明確規定數據庫的維護更新和使用權限,避免重複建設,注重數據庫建設的科學實用價值,共同構建我國完善的林業綜合信息數據庫,設立決策支持係統,在優化森林資源的管理上形成規模,充分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林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構建符合我國特色的林業網絡體係。
(4)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從我國的林業發展來看,林業科技的整體布局、體製、運行管理模式以及整體的發展狀況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經濟發展和社發展水平的要求。因此必須改革林業科技管理體製,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林業科技運行機製;其次是要適度超前,信息技術是一個發展快、淘汰快的高新技術,大力應當支持公益的林業信息數據庫建設和信息傳播工作。對有市場潛力的信息服務,應當采取積極態度和策略給與支持,例如廣泛調動企業等社會力量,鼓勵龍頭企業參與林業信息化建設,扶持和發展林業信息服務業和中介機構,培育市場化運行機製,通過積極引導和機製創新促進林業信息化產業的形成和健康發展。
伴隨著INTERNET走進千家萬戶,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林業工程造價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趨勢。作為當今更新最快的電腦技術和技術在經營管理中普及應用的速度令人吃驚,而且呈現加速的態勢。這給林業工程造價管理帶來很多新的特點,在信息高速膨脹的,林業工程造價管理越來越依賴於電腦手段。種種跡象表明21世紀的林業工程造價管理將地依靠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未來的林業工程造價管理必將成為信息化管理。為此,我們應努力做好林業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網絡化方麵的工作,加快推進林業工程造價管理體係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