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理解“大數據時代”(2 / 2)

大數據同時也會帶來一定風險。大數據時代成立的假定是“基本數據是準確、可靠、值得信賴的,來龍去脈清楚,並且具有一致性。”如果連基本數據都不可靠,那麼大數據就不會創造真正的價值。然而,數據的真實性往往與利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例如搜索引擎可以按照商家願意繳納的費用多少來排名,而不是按照點擊率來排名,這樣就會產生虛假的數據。

所以,要實現大數據合理有效地利用,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如何保持數據的真實性。這就帶來一個永恒的話題:誠信。大數據在利用時的隱秘性可能會帶來新的壟斷和社會資源的浪費,利益集團會窮盡一切手段去阻止大數據的公開透明,從而導致利益集團的既得優勢更加明顯。在這場新的鬥爭中,將會有新的激烈的博弈。對個人來講,大數據的到來使得隱私保護顯得尤為重要。交友圈、上網偏好、購物喜好、銀行賬戶等等,都可能會隨時隨地因服務的需要上傳到雲端,也許某人正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注視著“雲端上的你”。我們每天所接收到的一切垃圾信息隻不過是反映信息泄露的一個窗口,而泄露程度卻無從計算。法律也隻能在權利受到侵犯後發揮作用。麵對大數據時代“防不勝防”的個人信息泄露,自我保護才是前提。

三、“大數據時代”勢不可擋

大數據時代是信息化社會發展必然趨勢。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個人,隻有緊緊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在觀念上、製度上、技術上做出迅速調整,才能把握正確的發展的方向,才能在未來擺脫受製於人的境地,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勝利。無論我們接受與否,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然而我們還有許多思維方式需要轉變,許多知識需要學習,許多技術需要進步。

一個企業的前景規劃,也需要充分考慮如何抓住大數據這一未來發展的機遇,並迎接大數據帶來的挑戰。金融服務機構掌握了大量的用戶數據信息,在大數據時代製勝的法寶也許是創新的方法,也許是有針對性的工具,最終能夠通過多維化、多層麵的分析給不同的企業或個人帶來價值。

參考文獻:

[1]馮登國,張敏,李昊.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J].計算機學報,2014(1).

[2]俞立平.大數據與大數據經濟學[J].中國軟科學,2013(7).

[3]李文蓮,夏健明.基於“大數據”的商業模式創新[J].中國工業經濟,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