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企業CSR表現情況綜述(2 / 2)

本文選擇了2008-2012年間,105家日本上市公司的數據,並最終得到573個觀測值。我們選取以下七個指標來進行分析:CO2(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率)、WATER(水使用量增長率)、ELECTRIC(電力消耗量增長率)、FEMANA(女性管理層比例)、FEWORK(女性雇員比例)、LFT(勞動事故頻率)、DISABLED(殘疾人雇員比例)。

表 總體描述性統計

上表給出了CSR指標的總體情況。總體來講,日本企業正在逐步削減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水和電的消耗量,這個速度大概稍微高出2%。中位數和平均數非常接近,說明這種削減是普遍現象,而不是個別企業的貢獻。在環境方麵做的最好的公司貢獻了超過20%削減量的良好表現,而相對地,表現差的企業增長量達到30%,這個絕對值超過了最大削減量,說明這些表現差的企業的環境情況實在是很糟。

在職場性別歧視方麵,我們可以看到糟糕的日式傳統。女性管理層的比例僅僅略高於3%,而女性雇員的比例也隻有18%。女性管理層的比例在0.45%和8.8%之間,而女性雇員的比例介於7%和33.64%之內:這些數據都說明日本職場內的性別歧視是很嚴重的。

最後我們來看看LFT和DISABLED。我們看到LFT和DISABLED分別擁有七個指標中最大和最小的標準差。我們認為勞動事故的出現有著非常大的偶然性,所以LFT的標準差會最大。而DISABLED的數據非常穩定地集中在1.9%左右,這可能是由日本對殘疾人雇傭比例規定在1.8%以上這個事實所決定的。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上麵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企業在CSR的表現上,不同的CSR指標表現是區別比較大的,這是由日本自身的文化特點決定的。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日本企業在總體上仍然表現出了較為良好的表現水平和披露水平,這些都是值得中國學習的。中國政府應加強CSR履行和披露方麵的監管,完善相關政策。政府政策可以催促企業對CSR活動進行投入。稅收優惠、補貼等都能鼓勵企業進行CSR活動,也能使其意識到CSR的重要性。如此,企業和各種利益相關者都能從CSR活動中受益。

參考文獻:

[1]Archie B.Carroll.(1979).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4): 497-505.

[2]張心怡,劉連喜. 環境會計指數研究——基於日本環境會計報告的分析.會計之友.2013(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