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市場經濟下的政府審計變革初探(2 / 2)

總體來說我國政府審計現在還停留在財務審計階段,這已明顯不適應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運作機製。積極推進績效審計,是實現我國政府審計工作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從現階段我國政府審計的實際情況看,我們尚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搞全麵的效益審計,但”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要把績效審計作為一個獨立的審計類型進行探索,而不是單純地滿足於在財務審計中發現一些效益方麵的問題。

三、加強以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為重點的對權力的製約和監督

從本質上說,現代政府審計是民主和法製的工具,其職能作用是通過加強對權力的製約和監督來實現的。現階段政府審計對權力製約和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建立和完善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製度。經濟責任審計是財政財務審計的人格化,是中國特色的一種審計形式。近年來,我國各級審計機關按照“積極穩妥、量力而行、提高質量、防範風險”的原則,全麵推進了縣以下黨政領導幹部和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擴大了縣以上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覆蓋麵,其作用愈來愈為世人所共識。但如何加強對官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權力的製約和監督”,擴大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維持公共管理的責任乃是對政府審計最大的挑戰。

四、實行審計結果公告製度

審計結果公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報告權和公布權,是指政府審計組織有權將審查結果報告給授權機構,有權將審查結果公布於眾。公告審計結果是國際通行的慣例,各國審計立法對報告權和公布權都有相應的規定。

審計結果公開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審計要促進政府部門的公開化和透明度,必須如實向公眾披露審計結果,將其置於社會及公眾監督之下。從根本上說,人民是政府審計真正的委托人,向其如實報告審計結果並為其服務,是審計監督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也是審計結果公告製度的基本理論依據。

推行審計結果公告還有助於提高政府審計的地位,擴大政府審計的影響。在我國,政府審計作為間接提供服務,不直接與公眾打交道的組織,公眾對有關其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往往較少。實行審計結果公告,則是為審計機關與公眾溝通交流提供了一條主要渠道。審計結果通過大眾傳媒予以公告,可以使審計監督與社會輿論監督結合,能夠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影響。

綜上所述,政府職能轉變必然給政府審計帶來直接的、深刻的影響,且日益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非常重要,其目的在於提出符合環境變化的審計發展對策,而創建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相適應的政府審計模式,應當成為現階段我國政府審計變革的現實選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備注:本論文是河北省審計廳《市場決定性背景下審計的職能作用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為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