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析我國民間借貸風險形成的背景和防範化解(2 / 2)

2、受金融市場政策影響很大。民間借貸是受市場影響的,同時也是受國家金融政策影響的,其利率水平是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當市場對於資金的需求增強,民間信貸的利率會提高,反之亦然,也就出現了民間高利貸等現象。在市場經濟發展較快的階段,市場對於資金的需求量大,因為民間借貸就非產的多,而當市場萎靡,民間借貸則相對蕭條;當中國人民銀行擴大市場貨幣供應量的階段,企業和個人在銀行貸款相對容易,利率較低,則更多的向銀行貸款,而當央行收緊貨幣供應階段,企業和個人拿不到資金,則隻能走向民間信貸去尋求資金幫助。

3、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約束。對於民間借貸的法律規定很少《貸款通則》中規定,企業之間不得相互借貸,民間借貸的利率不得高於同期銀行利率的4倍,正是這種相對概念化的法律規範使得民間借貸成為高危區。在民間借貸中,按照法律規範操作的借貸雙方的權益得不到保護,而鑽法律空子的違法行為也得不到相應的法律懲罰,如此使得市場信用被破壞,金融市場的穩定也被破壞。由於民間借貸在一般人眼中利息相對較高,尤其是在當前網絡環境非常開放的情況下,各種名目的民間融資借貸公司不斷湧現,使得這一不穩定性和風險被不斷的擴大。

三、民間借貸優化建議

1、民間借貸合法化。民間融資合法化,並非指當前的民間融資是非法狀態,而是指要將民間融資納入中央銀行的監督範圍,在有法律和製度約束的情況下發展壯大。對於較大的、經營規範的民間信貸平台,應該將其直接納入銀行監督體係;對於非法經營甚至於高利貸公司則應該堅決的予以打擊。在此基礎之上,對於民間信貸如何管理尚無明確的法律依據和詳細的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規範,因此需要確立一項民間借貸的基本管理法律法規,有法可依。

2、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民間借貸的主力軍是中小企業,這是由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決定的,中小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有限,對市場風險的抵抗能力也十分有限;同時由於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麵存在財務不健全不透明等情況,使得銀行在信貸方麵給予中小企業的支持較少。綜合這些因素才使得更多的中小企業開始投向了民間信貸。隻有在銀行信貸方麵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支持,具體來說可以建立中小企業的擔保體係,在放寬中小企業貸款要求的同時,由政府給予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或者中小企業相互之間提供擔保。減少中小企業對於民間融資的依賴,也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和金融市場的風險。

3、樹立理性的投資觀念。民間融資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快的發展,很大的原因在於個人手中有十分充足的資金,而這些資金要發揮其最大的效益,為個人創造收益。我國的股市處於十分低迷的階段,股市投資收益得不到保障;樓市在近年來的投資回報率也不再像上以階段那樣高,因此更多的社會資金看到了民間借貸的高收益,殊不知這種高收益背後巨大的風險。因此資本擁有者應該樹立理性的投資觀念,增強對於風險的防範意識。

參考文獻:

[1]俞錫平、呂曉萌 基於信息不對稱的民間借貸經濟學分析[J]時代金融.2013

[2]燕小青、趙丙奇 溫州亂像與民間融資渠道[J]銀行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