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鄉鎮衛生院財務研究(2 / 2)

調查顯示,從支出的用途上來看,經常性支出比例最大,2014年本市鄉鎮衛生院的經常性支出占鄉鎮衛生院總支出的平均比例為89.0%,這些支出主要用於商品和服務支出、人員支出以及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固定資產投資與維修費等其他資本性支出分別占8.0%和3.0%。從支出的服務內容上來看,主要為醫療支出和藥品支出,分別占鄉鎮衛生院總支出的43.5%和51.7%,而財政專項支出與其他支出分別隻占0.6%和4.2%。

本市22個鄉鎮衛生院在新農合實施前後總支出的年平均增長率均數發生了明顯變化,並且新農合實施後鄉鎮衛生院總支出的年增長率比實施前要高。新農合實施後,鄉鎮衛生院總收人、總支出的增長幅度均大於實施前,資源利用率在整體上有了很大提高,各年度資金結餘率呈整體下降趨勢。

3新農合製度對鄉鎮衛生院財務的影響

新農合是國家及政府針對農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實施的一項重要策略,在新農合製度下,鄉鎮衛生院的服務價格相對更低一些,農民可以在鄉鎮衛生院獲得較高的醫療補償,有些費用甚至有90%由國家和其他社會機構來承擔,因此農民更願意在鄉鎮衛生院就診。

通過本研究我們發現,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實施前後,本市鄉鎮衛生院盡管業務收入增加了,新農合實施後鄉鎮衛生院總收人的年增長率比實施前要高,說明鄉鎮衛生院總收入的增長幅度大於實施前。同時,新農合實施後鄉鎮衛生院總支出的增長幅度大於實施前,這說明新農合實施後鄉鎮衛生院的資源在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和調動。但是鄉鎮衛生院的收入結構並未隨著新農合的實施而發生明顯變化,而這種結構明顯不合理,並突出表現在藥品收入與醫療收入的高比重中,藥品收入所占比例高說明醫療收入即門診收人和住院收人比重低,說明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帶來的效益所占比重小。

結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於當前得到國家支持,農民肯定的新農合製度在農村醫療中的實施,對承德市8個縣的22個鄉鎮衛生院財務情況進行調查,通過比較分析發現,鄉鎮衛生院的總收入與總支出都隨著新農合製度的實施而出現明顯上升的趨勢,但是在收入結構上卻未對其帶來明顯變化,為進一步推動鄉鎮衛生院醫療事業的發展,造福更多的農民百姓,鄉鎮衛生院還應不斷提升自身醫療水平,調整其收入結構。

參考文獻:

[1]王冉,陳家應,路定珍,張平.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鄉鎮衛生院運營的影響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9,04:254-256.

[2]馬桂峰,盛紅旗,馬安寧,王培承,安洪慶,王憲祥,蔡偉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前後鄉鎮衛生院效率變化的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2,04:52-55.

[3]孫曉筠,Adrian.Sleigh,李士雪,張愛國,韓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鄉鎮衛生院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06,0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