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吉祥胡同滅門案(6)(2 / 3)

一早吃過飯,二人按店老板提供的地址找到吳東家,不巧人家早下地去了,二人在村裏閑逛到10點多,才等到吳東回來,落座以後,二人含含糊糊的把來意說了一下,就趕忙打問羅家二兄弟的情況,吳東挺精明,馬上疑惑他們為什麼不直接去羅慶家了解情況,不過張寶財用前打後,以羅慶傻呼呼為借口混弄過去了,說起來,他們二人和吳東問情況,需要十二萬分注意,因為如果他和二兄弟如果關係很近的話,完全也可能是嫌疑人之一,不過吳東第一句話就減少了二人的顧慮“對羅家二兄弟,也就當年我在姑奶奶家住的時候有些了解,姑奶奶死後就沒啥來往了。這還不包括我出去打了幾年工,91年我回村的時候,羅榮早去陘泉讀大學了啊。就在一起住那幾年,關係也很一般啊,我比他們大幾歲,正上學呢,他們還算小屁孩,再說人家兄弟倆當然成天在一起了。”“嗬嗬,我們也就是想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你知道啥,就給我們說說唄。”“嗯,倆兄弟確實挺慘的,他們那些叔叔伯伯可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們父母出事後,因為當年蓋房借過他們的錢,不說不養倆孩子,還把二人的房子給鼓搗沒了,還得說俺姑奶奶心善收留二人在家吃住。他們挺有口服的,俺姑奶奶是附近十裏八村有名的媒婆,保媒拉線是主要工作,所以斷不了帶著倆孩子去吃席,吃好住好沒問題,不過俺姑奶奶手裏存不住錢,俺不避諱,你想幹媒婆的當然是活泛人,往往這樣的都有壞毛病,俺姑奶奶愛耍錢,保媒掙得那倆錢都耍出去了,所以羅榮中學,大學花得錢估計都是自己掙的,一個孩子真不容易啊,真不是一般人。”“啊哦,吳老太太喜歡這倆孩子嗎?”“喜歡,這一點我可以證明,尤其羅榮,一老一小簡直形影不離,那孩子聰明,成了老太太的參謀了,隻要羅榮不上學,什麼保媒啊,耍錢啊都帶著他,幹啥都聽這小孩子的意見。後來羅榮上縣中,尤其到遠遠的陘泉上學,把老太太心疼壞了,沒幾年身體就不好了,我91年從縣城回來就是因為要照顧她,病歪歪的到95年故去了。”“羅慶不是在村裏嗎?他和老太太不親近?”“不是,這一點得說羅慶對老太太感情可深了,但怎麼說呢,腦袋缺根弦,有勁沒處使。另外,這哥倆之間感情那是沒得說,羅慶不到15歲就去磚廠打工供他弟弟上學了,磚廠的活你知道,壯勞力都受不了,別說一個孩子了,而且還媽的掙不了幾個錢。”吳東說的這一點,社會經驗老道的張寶財是了解的,這童工最可悲之處就是這些孩子幹得是成人的活,但因為年齡小無法保證自己的權利,卻得不到應得的收入,身體和心裏受到雙重摧殘。這吳東畢竟中學畢業而且在外麵打過工,思路比較活泛,說話也有條理,經過張寶財在旁邊幫襯,談性大起,三個人一直談了2個來小時,這使張寶財和小胖二人基本對羅榮和羅慶哥倆的少年時代有了一個全麵了解:羅榮8歲羅慶11歲的時候父母雙亡,禍不單行,幾個叔伯不但不幫二人還霸占了二人的房產,這時候幸虧有一個好心的遠親吳老太太收留了二人,算是解決了二人的吃飯問題,這之後本就不是學習料的羅慶綴學去磚廠打工供弟弟上學,這之後羅榮很出息上了縣中,還考上了大學,93年左右二人苦盡甘來,羅榮留在陘泉當了大學老師,而羅慶蓋了大瓦房,不久還娶了親,這照實讓村裏人羨慕了一陣子”整個交談中有幾點非常重要,第一,恐怕少年時代的羅榮和羅慶就有命案在身,因為吳東笑談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姑奶奶太愛打牌,還特背,打10次輸9次,有羅榮那小子做參謀都別不過這個勁,輸了還生氣罵街,氣完罵完還去打。有一次她罵街聽得聽有意思:你們那是贏得是棺材本,哈哈,已經死了倆了。別說還真是,馬前村的趙老頭和小宮村的李老太太都是跟我姑奶奶打牌後沒幾天就死了,挺有意思。”第二,羅慶雖然打童工幫弟弟上學,但那點收入恐怕無法維持羅榮在縣中和大學的費用。第三,這個最重要,羅家哥倆的生活改觀完全與與案發日期一致!這時張寶財想起一個重要情況需要落實“唉,你姑奶奶或羅慶家有什麼特別紮眼的東西嗎?有沒有一個拐杖啊。”“我和羅慶那個傻小子沒啥來往,也就他結婚的時候去過一次,別的沒什麼就是有一個那時節別說小寨,在曲源也少見的日本產大彩電,不過一看就是個二手的。說道拐杖,那可印象深,是羅慶給俺姑奶奶弄回來的,龍頭拐,特漂亮,不過也是一個二手的,很明顯嗎,上麵有字寫的“丁燕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好在老太太不認字,別提多喜歡了,這麼說吧,死得時候都是抱著這個拐杖死的。”“是嗎!那這拐杖在那裏呢?”“嗬嗬,本按俺姑奶奶的意思這根拐杖跟她入墳,不過,咳,我當時覺得那物件挺稀罕就給留了下來,後來看久了也就沒意思了,就在旁屋裏扔著呢,你們想看看?”“看看,可得看看。”吳東起身去旁屋倒騰了一陣,拿著一根滿是塵土的拐杖走了出來,邊走邊說“當時,我本想把那個字扣掉,但怕是文物,就留著了。”張寶財接過拐杖仔細看了看,丁燕等字仍很清晰,好了,總算有一件比較靠譜的物證了!拿到了就不能撒手了,張寶財經過好一番白活,最後打了借條後把拐杖“借”了下來,並讓吳東把拐杖的來源做了一個文字說明,並且簽了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