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利工程帷幕灌漿施工應用探討(2 / 2)

3.1 鑽孔

鑽孔分類:鑽孔分先導孔、抬動觀測孔、灌漿孔、質量檢查孔。

3.2 鑽孔取芯和芯樣試驗

灌漿先導孔、檢查孔以及監理人指示的其它鑽孔應予鑽取岩芯按取芯次序統一編號,填牌裝箱並繪製鑽孔柱狀圖和進行岩芯描述。芯樣的最大長度應限製在3m以內,一旦發現芯樣卡鑽或被磨損應立即取出。對於1m或大於1m的鑽進循環,若芯樣獲得率小於80%則下一次應減少循環深度50%,以後依次減少50%直至50cm為止。如果芯樣的回收率很低應更換鑽孔機具或改進鑽進方法。

3.3 裂隙衝洗

裂隙衝洗在洗孔完成後進行。裂隙衝洗方法采用風水聯合衝洗還是導管通入大流量水流可根據監理人指定。采用高壓水脈動衝洗,衝洗時間不少於30min,回清水10min。

3.4 壓水試驗

帷幕灌漿壓水試驗在裂隙衝洗後進行。采用 “五點法”進行壓水試驗。

3.5 製漿與檢測

集中製漿站用600L高速攪拌機拌製漿液,用250/50泥漿泵送水灰比為0.5:1的純水泥漿液輸運至各灌漿點,各灌漿地點需測定來漿密度並根據各灌漿點的不同需要調製使用。漿液溫度應保持在5℃~40℃,超過此標準的視為廢漿。

3.6 灌漿

帷幕灌漿采用循環式灌漿法注入的漿量大於裂隙吸漿量,對一些多餘的漿液將會經回漿管返回到攪拌機。這樣做的主要優點是漿液不易沉澱並且有利於保證灌漿的施工質量。全孔分段灌漿法將全孔自下而上分成若幹段,用灌漿塞將其中一段與相鄰段隔離,有壓漿液隻灌入到該段岩石裂隙中適合於深孔灌漿。灌漿壓力宜通過灌漿試驗確定,也可通過公式計算或根據經驗先行擬定,而後在灌漿施工過程中調整確定。對於采用純壓式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進漿管路上;對於采用循環式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回漿管路上。在灌漿的時候應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注入率大時應分級升壓。灌漿漿液的濃度應由稀到濃逐級變換。漿液水灰比可在5:1、3:1、2:1、1:1、0.8:1、0.6:1、0.5:1等七個比級中進行合理采用,開始灌漿的水灰比可采用5:1。

通常對於某一比級漿液的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已達1h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漿液的濃度應改濃一級;通常對於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當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這種情況下一般不得改變水灰比;對於當注入率大於30L/min時,漿液的濃度可以根據具體施工情況越級變濃。

3.7 灌漿結束標準和封孔方法

對於灌漿截止,有以下判定灌漿終止的條件:在規定的壓力下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當注入率不大於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於IL/min時繼續灌注90min,灌漿可以結束。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繼續灌注的時間可相應地減少為30min和60min,灌漿可以結束。

灌漿後需要進行封孔,通常按照下麵的原則進行封孔: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時應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灌漿孔封孔應采用分段壓力灌漿封孔法。

4 結論

本工程采用帷幕灌漿施工後灌漿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壩基岩層的防滲性能得到較大的提高,完全符合並滿足了設計的防滲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誌明.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4).

【2】張春滿.水利工程施工教材建設初探【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6(2).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