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逃之夭夭(2 / 2)

江南人口稠密,村莊相距不遠,其他莊子的老百姓很快就聽了有強盜的消息,他們紛紛關門閉戶,組織青壯勞力拿著農具柴刀什麼的警戒起來,蕃兵都是股活動,碰到戒備森嚴的村子也不敢硬闖,江南複雜的水網地形使他們很快迷路,漸漸的被追兵趕上了。

再加上有飛艇在空中監視指揮,附近府縣官兵的加入,圍剿工作變得更加輕鬆,一股股又餓又冷的蕃兵落入了羅網,束手就擒。

青軍會的軍官們反倒都安然逃離,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漢人,除了膚色稍微黑了一點以外,身高體態和江南人沒有太大區別,隻要把盔甲脫了,兵器扔了,裝成當地老百姓一般人分辨不出來,加上搜捕官兵光注意著特征明顯的土人了,自然忽略了他們。

這是一場慘勝,為了殲滅三千旅宋軍隊,損失了無數船隻,一千多名官兵,幾十個老百姓,還把江陰要塞炸得麵目全非,長江水道堵塞嚴重,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風無恨的嫡係軍隊不但沒有損失,還鍛煉了大規模轟炸的實戰能力。

這場戰鬥從文戈濤的水師打響到最後一個蕃兵被擒,一直持續了兩兩夜的時間,附近的官兵都開了過來,水師的戰船也雲集在江陰江麵,朝廷的旨意也發來了,並沒有斥責什麼人,反而是好言勸慰眾人,給風無恨的欽差職能上又加了個臨時提調江南兵馬的權限。

這樣一來,不管是衛所的兵還是水師的戰船,都要聽候風無恨的差遣了,但是風無恨並不怎麼開心,因為和聖旨一起到來的還有南廠的情報:這次鬧出這麼大的亂子,朝廷很是震怒。

很多大佬把這個責任歸結在風無恨頭上,他去江南之前,一切風平浪靜,他去之後,一片烏煙瘴氣,好端端的上海道官場居然能集體叛變,一向友好往來的旅宋國居然能兵戎相見,導致江南燃起戰火,這一切都是風無恨惹出來的,為此他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禦史們慷慨陳詞,大臣們惡語中傷,要不是皇帝力挺他,再加上代表日升昌的戶部在這個問題上了風無恨不少好話,現在雖然引起江南混亂,但是不出三個月,欽差大人整頓江南官場帶來的經濟效益就能顯現出來,到時候是非曲直不辯自清。

官場上必須要有人啊,風無恨慶幸當初和胡懿敏結盟,但是除了日升昌之外,他還需要更多的官場助力,大明官場這潭水太深了,他一個暴發戶很難找到實力強大的文官作為同盟,眼下江南織造和上海道都在自己的控製下,硬是沒有合適的人往裏麵塞,這種拿著巨款沒地方花的感覺真是不爽。一定要培植自己的文官勢力,風無恨再次下定了決心。

打撈沉船和死屍,疏通水道的任務交給了漕運衙門,沿江安撫船家,搜捕旅宋逃敵的任務交給長江水師,繼續搜捕殘敵,安撫民眾,重建江陰要塞的任務就交給當地府縣衙門,風無恨坐鎮江陰要塞總攬全局。

此役全殲了旅宋蕃軍三千人,除了水麵上戰死的六七百人以外,大部分都是在要塞城頭被炸死的,被生俘的隻有三百多人,這些俘虜都被鎖上鐐銬送往京城顯示戰功,風無恨處理完軍務以後正準備登山飛艇返回上海,忽然有人來報,水師百戶文戈濤求見。

文戈濤,那個很能大話的百戶,他不是失蹤了嗎,怎麼又回來了?風無恨趕傳他進來,隻見他滿身創傷的走上城頭,納頭便敗:“敗軍之將文戈濤拜見總督大人。”

“你打敗了,本官不怪你,一千對三千本來就沒有勝算。可是你臨陣脫逃就不象話了,拋下那麼多的兄弟自個逃命,現在大局已定又跑出來,這算怎麼回事?”風無恨沉著臉。

“這場仗兄弟們死了不少,我不死,就是為了給他們討點本回來,大人,你看那是什麼。”文戈濤麵色平靜,伸手一指江麵。

隻見一艘潛水艇正浮出水麵,司令塔上插著一麵白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