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麗是盤龍村玉米種植大戶。
自從盤龍村推進“三進”工程,建立盤龍村綜合服務社後,王維麗就再也沒為玉米銷路發過愁。
要想搞好“三進”工程,就必須走市場化運作道路。
“市場化運作是為了解決兩大問題:農產品收購和市場開拓。”劉永全說。
為此,盤龍村村委會成立了龍之霖商貿有限公司,專門運營綜合服務社。
王維麗開始和龍之霖打交道時,還有些疑慮:“公司會不會低價購進高價售出呢?”
不料,工作人員拿出協議書:“協議對權力義務、違約責任等有詳細說明。”
協議規定,農產品收購以物價局核定的市場價格為準。
王維麗心裏踏實了,在協議上按下手印。
“作為公司,肯定要謀求盈利。”龍之霖經理王懿說,“但便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變。”
收購了農產品,如何賣向市場?
龍之霖選擇了中國郵政開發的郵樂網電商平台——在郵樂網上開設店鋪。
“現在,不少超市、學校和機關食堂都成了我們的客戶。”王懿說。
村民們嚐到了甜頭,家裏有農產品出售時,會直接聯係公司。
“必須保證農產品質量,不合格就過不了檢驗關。”王懿每次都會叮囑農戶。
在市場化運作下,農戶們樹立了新理念。他們明白了,質量、供需、包裝、深加工等,都是影響增收的因素。
督查跟進
“這個貨架好多錢?”
“3200元。”
“能再便宜點嗎?”
“3000元。”
2015年6月的一天,龔兵到鎮上買貨架,跟售貨員討價還價。
與龔兵一起來的,還有兩名專門負責監督工作的村幹部。
為保證“三進”工程幹淨度,巴南區委組織部要求加強督查。
為此,蔡家寺村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監督小組。
“購進設備、貨物時,至少有兩名人員跟進監督。”龔兵說,“避免購貨人員貪汙。”
此外,為保證“三進”工程質量,巴南區委組織部將其納入黨組織年終考核。
有了考核“鞭策”,參與部門不敢有絲毫懈怠。
“上午給區供銷社打了電話,他們下午就把化肥運來了。”龔兵說。
8月26日,“蔡家寺村綜合服務社”開門迎客,村民紛紛前來了解、體驗。
“以後買油買鹽,不用往鎮上跑了。”行動不便的李大爺說。
“以後,我給上大學的女兒彙生活費方便了。”老趙看著金融自助服務器,滿心歡喜。
在一塊大屏幕上,“薑家黑”淘寶店鋪的頁麵吸引了不少村民。
“以後,土特產都可以在上麵賣。”肖雪蓮介紹。
“這個太方便了。”村民紛紛讚歎。
村民不知道,更好的福利還在後麵。9月7日,巴南區與京東集團簽訂了《電子商務進農村戰略合作協議》。
蔡家寺村的淘寶小鋪將納入京東“區、鎮、村”三級運營體係中。
“買進賣出,以後方便得很。”龔兵一臉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