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條計劃就是鼓勵科技成果轉化,這讓全校科研工作者倍感鼓舞。”林治華說。
政策環境的改善,讓“鄒喜紅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股權激勵
成果轉化成不成功,關鍵在於經不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早在2013年,青山工業—重慶理工大學試驗分中心成立,開始評估科技成果未來的市場潛力。
每個月有那麼幾天,實驗室都會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
“他們是來自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研發人員,幫我們預估市場潛力是我們的合作之一。”鄒喜紅說。
充分肯定了市場潛力之後,團隊開始向大規模產業化發起總攻。
2014年5月,重慶市兩江新區。
在一片20多畝的土地上,一幢辦公樓和一座廠房拔地而起。
由重慶理工大學汽車傳動技術研發團隊、蘇州汽車研究院、蘇州電子係統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淩創科技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金1000萬元。
“公司主要生產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係統總成和零部件試驗檢測設備。”總經理雲茂盛介紹。
“學校以技術專利作價350萬元入股,占股35%。”林治華說。
在35%的股份中,學校與研發團隊之間的權益分配,成果完成人占70%,學校占30%。
“學校在30%的收益中,又拿出70%用於科研人員的後續研究。”林治華說。
這給予科研團隊極大的鼓勵。
“學校幾乎將90%的權益都給了科研團隊,我們幹得越來越起勁了!”鄒喜紅說。
2014年10月,淩創科技公司順利通過ISO9001:2008質量體係認證。
之後,等待他們的是市場的驗證。
市場反應
2015年9月1日中午,烈日當空。
淩創科技公司食堂,一群人埋頭快速地扒拉著飯。
“快點,不然趕不上飛機了!”曾柏樹對一旁的同事說。
作為公司第二批赴麗江旅遊的員工,曾柏樹興奮不已。
“公司成立一年來,訂單不斷,一直都沒時間出去耍。”曾柏樹說,“回來還要大幹一場。”
“第一年產值5000萬元,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2016年。”鄒喜紅說。
由於生產不能中斷,公司決定分批支持職工出去旅遊,以保證訂單按時完成。
實際上,淩創科技公司剛成立,以前的合作夥伴青山工業就找上了門。
“我們要一個上千萬元的訂單!”青山工業負責人說。
隨後,奇瑞汽車、吉利汽車、四川現代等企業的訂單紛至遝來。
“科研成果能落地,走向實際應用,讓我們很有成就感。”鄒喜紅說。
為了進一步營造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2015年,重慶市政府又出台了《重慶市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
“‘行動計劃’其中的一個目標就是,到2020年,全市科研成果轉化中的股權化率要達到75%以上。”市教委主任周旭說。
同時,針對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行動計劃”提出了三個新舉措:一是落實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政策,二是完善科研獎勵報酬製度,三是加大科研人員股權激勵力度。
“這給了我們更大的信心!”鄒喜紅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