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眼中的“好幹部”(1 / 1)

習近平:總書記眼中的“好幹部”

黨史快車道

作者:本刊編輯部

不能隻盯著個人升遷和利益。習近平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不愧於民》篇中強調,應該把心思放在如何為民謀福利方麵,不能隻盯著個人升遷和利益。當幹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於民。

權力不是榮耀,而是一副擔子。他在《珍惜在位時》篇中說,權力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副擔子,意味著領導責任,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恪盡職守。

善於以群眾為師。他在《辦法就在群眾中》篇中指出,好措施、好辦法哪裏來?答案是從群眾中來。要解決矛盾和問題,就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以群眾為師,深入調查研究。

以黨的先進人物為榜樣。他在《樹立五種崇高情感》篇中強調,“要做到情為民所係,就要以黨的先進人物為榜樣,培養和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學習和樹立五種崇高的情感”。

與群眾無距離。他在《主仆關係不能顛倒》篇中提出:“一個黨員,如果與群眾距離遠了,就與黨拉開了距離;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產黨員。”“如果不把人民群眾當主人,不願躬身做‘仆人’,那就不配當一名領導幹部。”

做溝通群眾“能手”。他在《善於同群眾說話》篇中說:“有少數幹部不會同群眾說話,在群眾麵前處於失語狀態。其實,語言的背後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識、是素質。不會說話是表象,本質還是嚴重疏離群眾,或是目中無人,對群眾缺乏感情;或是身無才幹,做工作缺乏底蘊;或是手腳不幹淨、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氣。”

有“謀事”能力。他在《政聲人去後,民意閑談中》篇中提出,領導幹部要想真正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一點“影”、留下一點“聲”、留下一點印象,就要精心謀事、潛心幹事,努力為人民群眾多作貢獻,而絕不能靠作秀、取寵、討巧,博取一些廉價的掌聲。

要忙到點子上。他在《為民辦實事旨在為民》篇中說,現實中確實有一些幹部,為民辦實事的工作熱情很高,但所辦的事倒不一定是群眾最需要、最歡迎、最能得實惠的。完善和落實為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製就是忙到了點子上。

善謀事,更要謀成事。他在《為民幹實事重在辦事》篇中強調:要為民辦事,先要想辦事,還要能辦事、辦成事。

群眾利益無小事。他在《心無百姓莫為官》《為民辦實事成於務實》篇中指出:對百姓來說,他們身邊沒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

重視百姓訴求,當麵化解矛盾。他在《麵對麵做好群眾工作》篇中強調,麵對麵做好群眾工作,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冷波輯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