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道(2 / 2)

“是啊,萬萬不可!”傅說歎口氣說。仙道卻是用不著的信仰的。神仙,神仙,其實分為神和仙,卻是兩個不同的體係。隻是在古代被混淆在了一起而已!

仙道,是用不著信仰香火的。需要香火信仰的卻是神道!

但是不論是神道也好,仙道也好,都不是人道。所謂的人道,就是億萬百姓繁衍生息。而不論是神道和仙道,都不是很好的解決人道的辦法!

仙道求的是超脫,是逍遙,自然不會在人道之中打滾。可是神道,求的是香火信仰,很多時候,對於人道發展,更是毒瘤一般的存在。

任何一個文明的最早期,幾乎都有著神道統治的階段。那便是所謂的神話時代,比如所謂殷事鬼的殷商時代,瑪雅文明,地中海的黑暗時代等等。都是神道統治的時代,可是這種時代,恰恰都是人道最衰落的時代。

在那種時代,一切都圍繞這諸神打轉。除了修建巨大的宏偉的宮殿,犧牲奴隸祭獻給神祇以討好神明的歡心之外,就再無其他。

也隻有神話時代結束之後,去脫了神明的枷鎖,人道才開始進入真正的發展。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這句話放在神道之中才最為形象。

當神的力量高高在上,強大以極,自然會滑入驕奢yin逸的道路。所以神道也隻能是人道的補充,而不是一切。

縱觀古今中外,最為適合這個階段的,除了儒學之外,再不做第二之想!

就是因為儒門代表的是人道,所以儒門聖賢才敢高喊天理和正道,他們的力量其實就是從人道之中來。

可惜現在儒門已經衰落到極致了,應該大力扶持儒門複興才是!人道行儒教,超脫行仙道。至於掌握天地法則,卻還要靠神道,三者並存於世。這世界的根基才算是完美!

就在這一瞬間,傅說就想了很多東西,甚至確立了日後天下間的秩序。不過回到現實之中來說,把天下分裂成幾個小國,互相製衡,除了保證仙道的超然地位之外,還有著另外一層考慮。國無恒敵者亡!

可惜啊,如果不是傅說去了一趟海外,還當真會這麼辦。可惜,他去海外一遭,見到中土如同肥肉一般的誘人,不知道多少域外神明蠢蠢欲動。這時候把中土拆分為幾個國家,那就不太明智了。簡直是自廢武功!

“保證大廣社稷千秋萬代,說難其實也不難。不過八個字而已……垂拱而治,神而明之罷了!”傅說淡淡的道。

“垂拱而治,神而明之?”傅天仇默默咀嚼這八個字,心裏有些明悟,卻說不出來。

傅說曬然一笑,這個世界儒門士大夫的勢力太小,還沒有發展到反抗皇權的地步。而在另一個世界,宋明時代士大夫們已經為“讓聖天子垂拱而治”奮鬥了幾百年了!

在宋代,士大夫不過喊出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的話來,而到了明代,更是登峰造極,他們希望的皇帝不過隻是一個橡皮圖章而已,或者禮儀性質的國家元首,最好躲在深宮裏麵,一輩子也不要出來,也不要管再小的一點事情。

士大夫們把這叫做聖天子垂衣裳而理天下,又編出一些主昏於上,臣清淤下之類的話頭來。無非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大概是老朱開國之初殺士大夫殺的太狠,所以到了後世士大夫的反噬也就越厲害。生恐皇帝再有了權力,胡作非為!

這個世界的儒家,就絕對沒有這般氣魄。剩下大貓小貓兩三隻而已!

說白了,把皇帝的權力架空,就叫做垂拱而治。而神而明之麼?卻是把君權給徹底神化,成為人間之神。一方麵手中沒有權力,不再親手治民,另一方麵又進行神化。距離才會產生神秘感和美感來。

曆代王朝都沒有少做過君權神化的事情,可是最後都沒有理想之中的效果。很大原因就是,皇帝親自治理天下,離的人間太近了,缺少距離,沒有神秘感。

要知道做事就會出錯,而高高在上的神明卻是不會犯錯的!所以皇帝親自治理天下,就缺少了神化的基礎。這八個字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皇帝神化,治理天下由內閣來。做對做錯,都是內閣的責任,絲毫不會拖累到皇帝身上的神聖感。(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文學注冊會員推薦該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