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部尚書(2 / 2)

如今這些白氣已經填充滿周身各處脈絡之中,運行之間全身上下五髒六腑之中都能得了滋養。這便是所謂的真氣了!

如今傅說功夫已經做到了第三步,踏住火雲,走到尾閭,堅其心,柔其息,敲鐵鼓而過三關,休息於昆侖焉,此煉心進氣之功也。做到這一步,那真氣變漸漸的熏染成了紅色。也就是說漸漸有了紅章的力量,真氣慢慢轉換成了真元。

歇了一日,傅名玉夫妻就開始催促傅說去見四叔傅天仇,這卻是為了自家兒子的前途著想了。傅說自然要遵命而行。

離了家,傅說還猶自記掛著鬆娘頗帶著些幽怨的眼神。回家倉促,都沒有機會在一起親熱一二,便是幾句體己話都沒機會說。這般想來還真是有些抱歉了。

這一路回老家,自然少不得要經過楊公廟了。說起來傅家的興衰和楊公堰還有著頗大的關係!

這個世界的傅姓分為河東傅和方城傅,傅說便是河東文正堂傅家的。文正堂便是河東傅家的堂號了!這便是所謂的郡望了!

要知道古人最重的就是祖先的,同一祖先的後代都要立祠堂祭祀祖先。若是宗族太大,最後遷徙分裂了,也要分出郡望堂號來。比如剛才所說的河東傅,就是住在古代河東一帶的傅姓族人,而方城傅卻是後來遷徙到方城的傅姓族人。

所謂文正堂卻是傅家祖上出了一位大人物傅青主,靠過狀元,當過宰相,後來兵敗被敵人俘虜。關到大漠草原的黃龍城之中,整整十七年,一直不肯降伏蒙人。後來前朝太祖立國的時候,揮兵攻入了黃龍城。傅青主卻被蒙人殺了,前朝太祖就諡以文正的諡號。那是諡法之中,最高最好的諡號了!往往千百年來,隻有一二人能得到這個諡號。都是道德品行,功業完美的人的才能得到。

後來的子孫為了紀念這位賢相,就立堂號為“文正堂”。

當年傅家也是大姓,在東河之地開枝散葉十分的興旺。那時候楊公堰還沒有修築,雖然東河泛濫,但是還是有一些良田的,這些肥美良田都是被傅家族人所占據。後來楊公堰修成,東河一分為二,風水變遷。雖然兩岸利澤數百裏百姓,但是傅家氣運卻受了影響,便是以前的許多良田都因為東河改道變成瘠田。後來就有一支族人遷出了河東,在顧城開枝散葉,成為顧城傅。說起來現在比本家河東傅要興旺的多了!

這些公案卻是後來傅說慢慢的回味起來的,在類似於東方文明的這種社會之中,也都是以宗族作為紐帶來聯接起來的。和河伯楊公卻是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恩怨在那!

當他發出感慨的時候已經遠遠的看到了那高聳的楊公碑了,便打馬過去。遠遠的見到楊公碑就下馬步行,來到楊公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