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內閣(二)(2 / 2)

當然,他不好直接就這麼問,他隻能是旁敲側擊。

皇帝看了他一眼,似乎早料到他有此一問,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釋道:“閣臣的話,以後就按無定數來定吧,至於侍讀學士,朕的想法是,多少閣臣,就配多少侍讀學士,免得浪費人才,剛好,現在內閣有四位閣臣,那麼相應的侍讀學士也應以有四人,所以目前是缺了一人,朕想,反正去年剛舉過孝廉,今年明年後年都沒有再舉,朝中又沒有比較像樣的,幹脆就從郎官生中選拔一人吧,也算是文武全才。”

“陛下英明!”

聽到皇帝不厭其詳地解釋一大羅鍋,在場的大佬挑不出有什麼毛病,隻能表示敬服,那麼關鍵點就是這個侍讀學士的名額到底會落在誰的頭上,落在哪家了。

夏休迅速和蔡陽對視了一眼,然後一起又把目光投向了禦史大夫尹典,三人目光交錯,登時在空中激起一道無形的火花。

尹典原本是北方雄主燕王劉貞的門客,經燕王保舉,舉範陽孝廉,一路高升至目前的禦史大夫兼尚書省右仆射,乃是下一屆尚書台尚書令有力爭奪者之一,名副其實的燕王係人物。

彼此眼光交流了一番,便是各自知道了對方的底細,現在三個人手中都掌握著一張不錯的王牌,夏休手裏的是皇甫鬆,他自小就博學多才,在京州素有神童的稱號,雖然目前在郎官比賽中成績不算很理想,但終究也是進入了四強。

尹典支持的曹毗也非弱者,自小在戰神殿修習的他,詩文詞句根本不在話下。

至於蔡陽手裏的王牌,蔡禾,那就更牛了,他哥哥蔡言,乃是有名的炎興七子之一,他父親安奉伯蔡奉和荊南名士荀鬆等人並稱十大家,蔡陽自己也是舉孝廉出身,三屆離園酒會會元首,蔡陽的侄子蔡存翰林院主薄,一代著名的文豪,可以說蔡家文聲顯赫,在大夏王朝的文學界中稱得上是文學世家。

外人還特意給蔡家送上一個世家文中泰鬥,上京五蔡為首的美稱,而這五蔡指的便是蔡陽、蔡奉、蔡存、蔡言、蔡禾五人,身為五蔡之一,這蔡禾自然功底不凡,甚至可以說,絕對是郎官比賽中文比頭名的最有力爭奪者。

也因此,三人眼神交流完畢之後,蔡陽眼神頓時明顯亮了起來。

“陛下,既然已經定下了,那不知道今年文比的成績出來了沒有?”經略詹事府左都督王庸看了蔡陽一眼,神領神會地問道,今天這場內閣會議,按道理跟他是毫無關係的,直到目前,他仍然不知道皇帝把自己召過來所謂何事,問了頂頭上司蔡陽,後者也是語焉不詳。

該不會是要出什麼幺蛾子吧?他心裏有些惴惴不安,因此隻能是偷偷地一直把詢問的目光投向蔡陽,希望祈求幫助,而後者明顯給了他一個鎮靜的眼神,讓他頓時放心了不少。

於是看到蔡陽有些迫不及待的眼神,便立刻跳了出來,替他的頂頭上司發問。

惠文皇帝看了他一眼,依舊是笑了笑,指了指一名貓著腰走進來的小黃門,說道:“這不就來了。”

“陛下!東平侯已在殿外候旨。”那小黃門稟報道。

“宣他進來吧。”惠文皇帝不緊不慢地吩咐道。

而蔡陽等人又是迅速地把目光一縮,原來,那空著的位置是要給劉裔的。

正想著,劉裔已經率領兩名紅袍小吏端著卷盤走了進來,給皇帝行過大禮後,便命那兩名小吏把卷盤放到早已準備好的一張圓桌上。

“陛下,郎官京比最後一場文比的成績已經出來了。”劉裔把目光轉向場內每一位大佬臉上各是停留了幾秒,緩緩地接著說道,“排名頭位的是…”

說到這裏,他故意賣了個關子,停了一下,然後看了眾人一圈,意味深長地笑著,似乎很滿意眾人緊張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