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心裏的糾結.特種部隊電影等(1 / 2)

專欄

作者:

手心裏的糾結·特種部隊電影

■文/馬帥

“當戰爭的正義確定無疑時,他們無畏進攻,當戰爭的正義性存疑時,他們彷徨掙紮。巴格達城天堂廣場的薩達姆雕像倒下已有六年。孩子們投擲的石塊敲在悍馬車上叮當依舊。侵略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最基本的道德審判卻早已被忽略了……”這是附在《拆彈部隊》後麵的一小截有關這些特種部隊的描述,卻基本道出了這一類部隊的矛盾性悲劇。

筆者曾經認識的一個軍事迷相當喜歡這種電影。他對我說過一句話:“是男人就應該加入部隊,是男人就要亮劍!”如果參加軍旅生活、參加一場戰爭才能證明是男人,相信很多人寧願自己不是男人。古典題材的遊戲《漢之雲》曾虛構過一支蜀漢國特種兵的故事,英明神武的暗殺隊長,因為看見隊員的慘死、離去,而最終質疑了戰爭的本身,而這個故事的最後,是整支隊伍的名字被曆史除名,並導致蜀國“國不置史”。

更多的時候,喜歡特種部隊的人們喜歡的更是一種情懷。這麼點東西在現代人的解構和調侃之下,恰合時宜地成為了“意淫”:在《精銳部隊》裏,他們專注於戰爭機器,他們看著光鮮亮麗的軍械總是無法自持;而根據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改編的劇集《子彈上膛(我是特種兵)》無疑從青春的角度迎合了特種兵控們:正當青春年少之時,男主角小莊追尋女友小影的足跡,從而毅然休學步入軍營……

波伏娃曾經在《第二性》中說:“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的。”這同樣適合於男性,更同樣適合於特種兵們:你可以不服從鐵血真理,但不可否認的是手裏的麻煩、心裏的糾結都來自祖國。

◆《拆彈部隊》

簡介:美軍侵入伊拉克後,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被調入陸軍亡命連拆彈組,接替剛在巴格達執行任務中犧牲的同事。在一次倉庫拆彈任務中,威廉姆斯認識的伊拉克小男孩竟成為了人體炸彈,這讓威廉姆斯甚為瘋狂,竟私離軍營單槍匹馬入城調查……

◆《子彈上膛》

簡介:巴西裏約熱內盧惡徒肆意橫行。但就在這個混亂所在,卻有一支剛正嚴明的部隊橫空出世。特別警察軍事行動部隊憑借其果敢凶狠的辦案作風而令匪徒聞風喪膽。1997年,教皇即將來此視察,高層要求納斯西蒙所率領的這支精英部隊在最短時間內肅清貧民窟內的毒品鏈……

◆《精銳部隊》

簡介:正當青春年少之時,小莊追尋女友小影的足跡,毅然休學步入軍營。這個個性極強的年輕人與冷酷古板的班長老炮衝突不斷,不過他過硬的軍事素養讓他在解放軍的大熔爐裏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升……

◆《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

簡介:武器研發集團MARS的創始人詹姆斯·麥庫倫發明了名為“納羅脈”的微型機器人,該機器威力巨大。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武器研究所對此頗感興趣,向MARS集團購買了四顆納羅脈彈頭。運送途中,護衛隊遭到一夥高科技武裝分子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