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銀行”取之有度
海外之窗
和我們中國的父母一樣,海外父母一般都會為孩子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直到他們大學畢業。但由於近年來全球嚴峻的經濟形勢的影響,使得“老爸老媽銀行”變得格外搶手,有調查顯示現在18~25歲的年輕人中,還有約四分之三的年輕人會從父母那裏得到一定的經濟援助。作為長輩,我們到底該怎樣合理適時地幫助子女呢?
“如今的年輕人早和我們年輕時不一樣了,我的兒子經常入不敷出,他的錢包裏總少不了幾張信用卡。他經常先消費,再賺錢來還款,但在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下,公司裁員減工資,他就不得不向我求助,我想應該趁此機會讓他學會真正的經濟獨立。”(利薩 58歲)
為什麼我們的子女越來越離不開父母的經濟援助
學生債務
在美國次貸危機後,2009年的美國大學畢業生貸款債務額曾達到了曆年最高值,根據學生債務情況統計出的平均債務額約為24000美元。
失業
近幾年由於世界經濟蕭條等原因,各國失業率也一直在增長。就2009年而言,美國有9%的應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失業率最高的年齡段為20~24歲的大學畢業生。
住房危機
失業率和低就業率使很多年輕人不再選擇購房,有的甚至退了租房,回到了父母家中。在近幾年的調查中,大約有13%的父母說他們至少有一個長大成人的子女已經搬回家中居住。
父母向兒女提供的資助一般為日常生活開銷、進修費用或是買車、買保險的費用等,絕大多數父母都會為子女承擔醫療保健費用。在金錢成為你和孩子間不得不討論的話題前,我們應先掌握好以下四個準則:
①進行一次良好的、公平的經濟對話
和子女討論金錢話題,可能是僅次於性話題的、令大家感到尷尬的內容。但不要因此避而不談,孩子要錢你就給,這樣時間久了會造成十分不好的影響,及時溝通是相當重要的。告訴子女你能提供什麼、不能提供什麼,將各種財務問題放到台麵上,這樣比出現問題再解決有效得多。
②孩子來暫住,約法三章不可少
如果你的孩子突然要求搬回來和你一起住,不要樂觀地認為他是擔心你的身體情況或是怕你寂寞,很有可能他的財政遇到了危機。要在孩子搬進家之前和他約法三章,告訴他在家必須要做什麼,比如修剪草坪、準備晚餐或是打掃地下室等。
提示:要給子女定個居住期限,如果沒有事先達成共識,很多孩子在家住慣了,就不會有意識要獨立生活了。當然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現在為子女提供一切就是為了他們以後能照顧自己的晚年,但如果他們沒有盡早獨立,可能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如何照顧年老體衰的你。
③不妨資助成長中的孩子完成就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