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南雨(1 / 2)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喃喃的念完這句詩,江南的雨就是這樣柔柔的卻能冰徹透骨。我瞥了一眼客廳的鍾,兩根針已經重疊指向正中,在這個大宅裏也隻有它永遠孜孜不倦的陪著我。看樣子,父親大人今天又不會回來了。

我,師雨問,今年21歲一直和父親大人相依為命,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我要這樣稱呼我唯一的親人,這似乎是個很BT的稱謂。其實不然,我很尊敬他,父親的隱忍與出色的經商能力是我所欽佩的,父親的才幹更是我自歎不如的。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這是父親最常掛在嘴邊的,他經常以此提醒我,有才華、有計謀、有誌氣不必時時流露於外,要清楚的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否則自取其辱的同時還會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幼年時,並不明白這些話的含義,隻覺得少說話安靜一點肯能會比較討父親的喜歡。受父親隱忍性格的影響,我也隻能硬生生的壓下自己的喜怒哀樂,漸漸的習慣隱藏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小時候我和父親的生活並不十分富裕,不過對於我的培養他卻一點都不含糊,經濟拮據的時候他也會堅持送我參加各式各樣的補習班。

一直以來我對父親都有一種莫名的信任,堅信我們的拮據隻是暫時的。

事實證明我的堅信是正確的,父親從來不會讓家裏的人失望。想到此處,四肢開始隱隱作痛。寒意從四麵八方襲來,輕揉關節想讓疼痛減緩一點,卻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風濕這樣的頑疾有點頭疼。

深吸一口氣,拿出包裏的辭職信攤在精致的餐桌上,略有些皺的紙和光滑的桌麵顯得很是格格不入。扯扯嘴角,告訴自己“這才是第一步,後麵還有硬仗呢。”

一年前我有些不明所以的進入了父親為我安排好的工作單位——銀行,說不明所以一種比較含蓄的描寫,基本上當時的我可以用手足無措來形容。記得那時我的表情還被父親瞪了一眼,立刻意識到自己有所失態,諾諾的問了三個字“為什麼”現在在我看來那時隻是魚離開水麵時的垂死掙紮罷了。

對於父親給我的一切,我從來都是知足的,甚至是佩服的。他每次於我的安排都是合乎情理,久而久之似乎我也習慣不去反抗了。是啊,反抗有什麼用呢?

就像姑姑說的“你和你母親根本毫無親情可言,父親便是你的天你的地,沒了他你能怎樣?更何況,你們父女倆相依為命這麼多年,他的安排隻會是盡可能的替你著想,也不想想他這麼多年不續弦為的是什麼?”

沒由來的,我不知道姑姑為什麼總是喜歡在我麵前扮演著“嚴母”的角色,小時候是恐懼,後來是好奇,接著是漠然,直到現在我連查問的**都沒有了。父親所取得的成就是所有看在眼裏的,好多次我注意到姑姑看父親的眼神充滿了敬意和一些看不透的情緒。

父親對我並不**,更多的時候他似乎隻把我當作他的一個朋友來看待。偶然,發現父親喜歡聽我分析事物,於是我學會了思考;偶然,發現父親喜歡看我練毛筆,於是我寫大字寫到眼花;偶然,發現父親喜歡聽古箏,於是我學了古箏。偶然的偶然,許多的偶然拚湊在了一起成了今天的我。有時候覺得一個女兒這樣討好自己的父親有些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