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煒接著說道:“良子,這場輸了,擱著從前我肯定就認命了我想可能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的球迷也都會這樣想。
現在我覺得我們還有一線生機……”
說道這裏何煒沉默了,和薛陽一起緊緊盯著李良。
在歡慶勝利的阿紮迪體育中心李良緊皺著眉頭苦苦思索著何煒的話。
自己從鍵盤俠式的懂球帝開始踢球,純粹是因為倒黴遇見了這個準備“要自己命”的係統,自己不踢球就得死。
為了活下去,自己從一個25歲卻手無縛雞之力的宅男開始練球,誤打誤撞的遇見了筱雨和大熊。
過來很久自己才明白,係統不光給了自己17歲的身體狀態,也讓自己像一個17歲的懵懂少年一樣對筱雨一見鍾情。
從那一刻開始,足球對於自己又有了新的動力。
李良在大四的時候無意看過亞伯拉罕-馬斯洛的《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
為了活下去而踢球,正附和馬斯洛需求論中最低的兩個層次求生和安全的需求。
遇到筱雨把自己激活到了第三個層次,開始追尋愛和歸屬感。
漸漸的自己好像開始真心的喜歡上了足球,再艱苦的訓練和比賽也不在讓自己感到恐懼,而是會帶來越來越多的真心的快樂和感動。
從一波三折的颶風隊的選撥賽開始,再到曼城基地從被當成馬戲團的小醜一般,然後憑借驚人的表現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甚至得到了和C羅同場較量的機會!
他還記得那場慈善賽的中場,近乎花式表演的任意球比拚C羅從毫不在意到全力以赴的樣子,當然也記得C羅對自己說的話。
包括在銀龍隊第一次給國家隊當陪練,再到後來終於簽約摩納哥,那一段艱苦的堅持和等待,自己終於得到了第四個層次的“尊重”。
那麼,從在伊斯坦布爾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出場開始,一直到現在,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裏,在德黑蘭的阿紮迪體育中心看台上?
活下去,找到愛,得到尊重,接下來自己一直在苦苦堅持的意義何在?
是第五個層次,也就是人類最高的需求層次自我實現嗎?
就是那些至今都一直讓自己仍然像個17歲的少年那樣熱血、那樣落淚,那樣有勇氣為了夢想不顧一切去努力的東西嗎?
李良脫口而出:“何煒哥,你是說,我們還有機會嗎?!”
何煒緩緩的說道:“良子,是我們的機會,也是你的機會!
這麼困難的情況下,剩下的3場比賽你必須要站出來,沒有別人能代替。
你必須要相信,你現在就是亞洲第一,你就是要當球王!
你就是要用球王踢法打敗烏茲別克斯坦、打敗敘利亞打敗卡塔爾!
如果我們能進附加賽,你還要麵對澳大利亞甚至是後麵的中北美的第四名!
隻有你真正的在場上像球王一樣我們才能做到這一切!”
李良目瞪口呆。
囧囧問過自己一樣的問題,當時自己的回答是
我不想當球王。
薛陽也鄭重的說道:“的確,除了這樣我們想不出其他發生奇跡的可能。
良子,這很沉重,也很難,可是你必須把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扛在肩上,是時候了”
李良穿過激動的人群,在保安的幫助下向著客隊更衣室走去。
直到寂靜的更衣室門口,何煒和薛陽的話一直在他耳邊回響。
李良咬了咬牙,敲響了更衣室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