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才知道這場歐冠小組賽並不是在著名的白鹿巷球場進行。
熱刺俱樂部已經在上半年開工修建新球場,就在毗鄰著名的白鹿巷球場以北的位置。為此俱樂部已經關閉了北看台的4000個作為,因此在新賽季將把歐冠的比賽放在新溫布利大球場舉行。
白鹿巷球場對每一個關注英超的球迷都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19世紀末期,白鹿巷原本隻是啤酒商的一塊苗圃。1899年,一位名叫喬治-貝克維茨的商人給這塊草地圍上了圍欄,兩端加上球門。最原始狀態的白鹿巷球場誕生了。
同年夏天,熱刺俱樂部董事約翰-歐維租借了這塊場地,熱刺也從諾斯博蘭郡公園球場搬遷而來。
1908年,熱刺開始征戰英格蘭聯賽,俱樂部董事會邀請了當時的著名建築師阿奇巴爾-雷奇為白鹿巷設計了全新的看台。
1909年9月11日,重新修建過的白鹿巷迎來了第一個對手曼聯,這也是熱刺在頂級聯賽中的第一個主場比賽。
在1909/10賽季結束後,俱樂部的標誌踩著足球的鬥雞終於站上了球場頂端,它也在風雨中默默注視了這片球場107年之久。
也正是從這時起,“白鹿巷”(White Hart Lane)這個名稱被越來越多地使用。此後又經過多次改造,終於在1997/98賽季,球場容量定格為36282人。而新球場建成之後,預計將可最多容納61000人。
最讓李良感慨的是,他在新聞裏看到,本賽季英超的第37輪,白鹿巷將迎來在頂級聯賽中的最後一個對手居然也是曼聯!這真是冥冥中的“毅種循環”。
他和大家一起來到了新溫布利大球場,遠遠的就在大巴上看到了巨大的“溫布利拱門”。這座高達133米的拱門,總長度為315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單跨屋頂結構建築。
離宏偉的新溫布利球場越來越近,李良的心跳開始加速。
全世界的球迷,沒有不知道溫布利球場的,它也被視為英國這個現代足球發源地的體育精神象征。
看著大巴周圍人山人海,李良越來越激動。英格蘭是自己職業生涯夢開始的地方,能在人生中第一場歐冠正賽回到這裏,而且還是在新溫布利球場,這是何等的美妙!
當然,如果自己能夠上場和隊友們一起取得勝利才足夠完美。
從更衣室出來進入內場,李良當場就在球員通道出口驚呆了。
溫布利球場的看台一共三層,一眼望去,這就是李良見過的現實世界裏最大的看台,沒有之一。
比賽還有1個多小時才開始,但是三層看台上都已經陸續湧入了大量的球迷。
熱刺的旗幟已經在許多看台上飄舞了起來,現場絕大多數球迷都身著白色主隊球服,現場變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
隨著客隊遠征而來的兩千多名摩納哥球迷,本來信心滿滿的要在溫布利製造點聲勢出來,可是他們看見摩納哥隊員們熱身時的歡呼,完全被主場球迷嘹亮的歌聲給淹沒了。
李良有點恍惚,渾身有種說不出來的壓力,比在伊斯坦布爾時還要強烈上百倍。
這不是球迷人數的多少和聲音大小的問題。從李良走下大巴,踏入這個號稱世界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場時,他就感到了這種無法形容的巨大的氣場。
這裏既是見證光榮的聖地,也是英雄誕生的戰場。沒有哪一個足球運動員,來到這裏看到這樣震撼的場景,而不為之激動的。
“嘿,李,看著我,聽我說!”法爾考突然站住了李良的麵前,緊盯著他的雙眼,用力拍打著他的雙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