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請你擊敗我(1 / 2)

中場休息時間通常為15分鍾,可現在已經過去20分鍾了,李良和C羅最終的對決已經分別加賽了三輪,目前還沒有分出勝負。

這三輪裏,命中率都有所提升,李良和C羅各自打進兩球。

但讓場麵顯得膠著的是,這兩人像商量好了一樣:進了都進,而李良罰丟的那一輪,隨後出場的C羅居然也罰丟了。

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不知名的中國業餘球員,居然和C羅比拚的難解難分。

這也讓不少人產生了“幻覺”也許這兩人還會一直這樣比下去,直到很久。

各大社交網站上已經開始出現關於這一盛況的視頻、圖片和留言了,人們對於李良能夠和C羅旗鼓相當這件事本身讚歎不已。

本場慈善賽的運營總監和電視轉播的監製也來到了場內,他們找到了弗格森、老雷和蘭帕德,幾個人短暫的商量了一番,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

運營總監走到貝克漢姆身旁耳語了一番,貝克漢姆當即對著麥克風宣布:規則臨時調整,雙方將進行最後一輪加賽。

他向全場解釋道:“在最後一輪中,雙方各自分別決定自己可以接受的,最遠的罰球距離,罰進者獲勝。

如果都罰進,距離最長者獲勝;如果都沒有罰進,那麼最終將由抽簽定勝負。”

看台上開始傳出了噓聲,這聲音越來越大,漸漸的彙合成了一片。

球迷們都在表示不滿,這麼精彩的任意球對決還剩下最後一輪了,可人們多麼希望這精彩的對抗能一直繼續下去啊。

噓聲越來越大,貝克漢姆不得不又拿起了麥克風,他請求大家保持安靜,因為輪次在前的李良馬上就要出場了。

這條新規則戳中了李良的軟肋。

迄今為止,除了在颶風隊的選拔賽時,他在狀態爆表的情況下對馮軼寒用左腳打進了一記精彩的角球以外,其餘比賽中罰進的任意球都是在25米的距離左右。

即使打進的這記角球,其實也是馮軼寒出現了失誤才把球碰進了球門。

李良在虛擬訓練中,任意球練習的罰球點全都是係統精確定位的,絕對沒有絲毫的誤差。

但這樣一來,實際上也造成了李良的任意球攻擊範圍受到了極大的限製。

他對罰球力度、弧線以及飛行距離的感知,全部都是建立在“25米”這個基礎上的。所以他並沒有把握,自己在踢其他距離的任意球時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李良抱著足球,似乎顯得有些猶豫。

離球門正中位置25米遠的罰球點,他已經無比的熟悉,不用丈量都能一眼確定。

李良試著後退了兩步大約遠了1米5的樣子,感覺勉勉強強還能接受,但是他同時十分的矛盾。

李良看過C羅的進球集錦,印象裏C羅進過30米左右距離的任意球,而且還不止一次!

C羅的任意球多以力量和突然的變化著稱,他特殊的罰球發力方式能打出“電梯球”的效果來。而且對於不同的罰球距離,他確實要比李良適應的多。

李良狠狠心又後退了兩米,他馬上發現不行,這個距離下自己開始感到沒有把握了。

很多觀眾把目光都投向了大屏幕,導播實時的在畫麵裏標出了距離。隻見李良一番猶豫後,把球還是擺在了27米的距離上。

貝克漢姆也有些緊張,他和大家一樣,都看出李良顯得有些艱難。

鏡頭對準了一旁的C羅,他倒顯得非常的放鬆。

眼下如果李良罰不進,C羅可以選擇更近更有把握的罰球距離;即使李良罰進,27米以上的射程對於C羅來說也並非難事。

所以壓力暫時全部集中到了李良的身上,他隻有罰進這個球,才能抓住主動權;如果罰失,那麼C羅將會有極大的概率取得最終的勝利。

李良終於準備完畢了,全場的喧嘩聲立即消失。所有人都靜靜的看著他,期待著他在任意球對決中的最後一次表演。

李良已經重新把情緒平複了下來,從C羅主動提出要和他交換球衣開始以後,過高的思考速度暫時還沒有給他再造成困擾。

但是罰球點後移的兩米,讓他感覺有些不適。

李良十分清楚,雖然隻延長了兩米,自己腳頭的力量也不會有問題,可他還有些不確定畢竟自己的罰球節奏、助跑、整個過程中重心和姿態的控製,發力方式等等,全部都是以25米的距離為基礎的。

李良使勁拍了拍腦袋,讓自己重新專注到了皮球上。

他舉手後,開始發力助跑,但在踢出球的最後一瞬間,他突然心裏一沉!

踢出球後他馬上就意識到,自己根本不適應這個新距離,區區的兩米就讓自己對射門的拿捏明顯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