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看起來實力要更強一些,很快占據了主動,漸漸的把老於一方壓製在了半場。李良已經很快的適應了現在的視角。
他發現,自己這一方在場上的防守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體力明顯不如對手。場上11個人裏麵,沒踢多久就有幾個人開始“散步”了,這也讓本方的防守越來越被動。
其次後衛站位太靠後,留給對方的空間太大,對方越打越順,本方的中場隻好不斷後撤,和後衛線之間的距離進一步被壓縮。
這些也導致突前的大男根本得不到傳球,隻好也跟著回撤。三條線被壓的扁平,逐漸形成了被對手圍攻的局麵。
看著場麵如此難看,李良忍不住問冬瓜:“阿瓜,你說,咱們的後衛線是不是應該主動往上壓一些?
中場多利用利用場地的寬度,把對手的防守站位拉開,咱們的隊形整體前移,這樣以攻為守,是不是會主動一些?”
冬瓜輕輕的搖了搖頭,沒有回答李良。
李良的這些分析,準確的說,是他之前多年縱橫於網絡上各大足球專區的“經驗之談”。
雖然特訓了一個多月了,李良還沒有意識到,他對實戰的理解,並沒有像他的腳下技術,還有場上思考速度那樣取得了迅猛的進化。
對方開場到現在久攻不下,體力同樣有所下降,開始有些懈怠。
老於瞅準了機會一個漂亮的斷球,馬上策動反擊,簡單的傳遞後,隊友成功的長傳給了中圈裏的大男。
冬瓜和李良一下子都興奮的站了起來,開始大呼小叫了起來。
大男不負眾望,狂奔了40多米,盤過了無奈出擊的門將,輕鬆打空門得分。
冬瓜突然扭過身來,拍了拍跳起來歡呼的李良,對著他耳邊說道:“良子哥,咱們現在場上陣容打不過人家。主動後撤就是為了這一下,不信你再看。”
果然,丟球的對手大舉反擊,投入禁區附近的進攻兵力更多了。
上半場結束前,老於他們又如法炮製,再次成功的打出了快速反擊,收效顯著第二次單刀赴會的大男,在禁區內被守門員撲倒點球。
球進哨響,上班場結束,看似狼狽不堪的一方反而2:0領先。
冬瓜拍了拍發愣的李良:“良子哥,走,我們去熱身,下半場該我們上了。”
果然,下半場老於一方進行了極大的調整,一口氣連換了五人,李良和冬瓜全都披掛上陣。
李良的位置是後腰。從前在看球的歲月裏,李良認為後腰是中後衛前的防守屏障,是攻擊球員的後援,他也決心按照這樣的思路來進行比賽。
比賽很快開始了,老於、冬瓜、大男、老李這些熟人已經了解了李良的實力,剛才搶圈時李良的瀟灑表演,也讓新隊友們眼前大亮,結果大家都願意把球交給他。
李良儼然成為了本方的核心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