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直觀的推斷,東子不喜歡跑動。
如果用遊戲設置來形容的話,東子是典型的L/L心態,進攻和防守都不積極。
眼下這種業餘六對六小場比賽,要想憑借一己之力殺死比賽,除非具備超越其他所有人的實力。
對於李良他們,東子當然具有這樣的實力。
隨著他的參與度和存在感的持續增加,李良對他的了解也在不斷的增加。
東子的進攻顯得積極了一些,但還是幾乎徹底不參與防守。
李良還發現,東子從來不給別人傳球。他在拿球之後,全部都是單幹,總想一個人單槍匹馬解決問題。
李良馬上就想出了對策。他安排10號和另一名後衛重點盯防東子,要求他們不要出腳,隻要別輕易讓東子擺脫就行。
另外一名後衛殿後保護,任務是萬一東子突破成功了,盡量不讓他麵對空門起腳。
還有一名中場隻負責站住位置,保證能夠連接後場和突前的8號,防守時隻要求他能延阻老焦即可。
李良則滿場飛奔,在對方後衛拿球時和8號一起壓迫、阻截;在老焦拿球時馬上去重點照顧,目前,一對一情況下,李良麵對老焦已經占據了絕對上風。
如果東子拿球,李良回馬上回防,指揮隊友們拉開層次協作防守。總之,寧可放掉其他人,哪怕用3個人防守,也絕不讓東子輕易突破。
在球場上,如果意圖被對手完全猜透,就算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有所作為。
麵對三個對手,東子突破起來本來沒有太大難度。但是李良已經斷言,他絕對不會輕易傳球。
所以,這三個年輕人從一開始有些畏懼的狀態,越防信心越足。他們已經發現,東子的表現完全和李良說的完全一致。
在麵對隻有半米寬,而且隻有地滾球才算進的小門,對抗著3個遠遠弱於自己的對手,射門得分對東子來說並不難。
如果再加進來一個已經漸入佳境的李良,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李良安排防守東子的三人盡職盡責,盡量保持防守的層次,有人搶,有人保護,努力延緩東子的速度。
東子並不以為然。幾個大幅度的急停、變向加轉身,兩下就把10號和另一個防守人背到了自己身後。
麵對最後一名防守人,東子連續做著假射真扣的動作,眼看就要成功徹底晃開了對手。
回防的李良迅速出現在了東子的視野裏,東子馬上意識到了危險,注意力立即轉到了李良身上。
剛才的連續晃動,讓東子離球稍有些遠,他馬上伸腿護球。與此同時,李良直接上步,直接擠向了東子。
沒想到李良居然利用合理衝撞和自己硬碰硬,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東子馬上伸開了手臂,李良也伸出胳膊格擋,兩人糾纏在了一起。
東子的身高、體重、體格還有力量都在李良之上,馬上就占據了上風,穩穩的護住了球。
但是,對抗成功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前進的速度,這也是李良以弱碰硬的真正目的。
剛才被東子甩掉的兩個人又圍了過來,加上殿後保護的另一人,一共四個人團團圍住了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