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信基站雷害防禦措施(1 / 2)

通信基站雷害防禦措施

信息科技

作者:於淑芹

摘要 概括了通信基站的雷害分類,並從通信基站雷電引入的途徑,介紹了雷電防禦的具體措施,並簡述浪湧保護器的使用。本文從基站防雷接地係統的構成及基本要求和雷害引入途徑的防禦兩條主線加以敘述,並簡述浪湧保護器的使用。雷電對通信基站的危害大體可分為直擊雷、感應雷、球雷、雷電侵入波等。

關鍵詞 基站;雷害分類;防雷措施;浪湧保護器

中圖分類號TN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1-0241-02

0引言

隨著通信行業的迅速發展,通信基站幾乎遍及全球每一個角落,因為移動通信基站地處位置屬於製高點,而且分布的範圍非常廣泛,經常就會遭受雷擊的災害。雷電的破壞性是非常強大的,通信的信號就經常因為雷電破壞的原因二造成中斷,這樣就給社會帶來很大的經濟影響。因此,要保證通信設備的安全,就需要做好基站的綜合防雷工作,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基站雷害引入途徑的防禦

本文從基站雷害的引入途徑入手,說明其具體的防雷措施。主要歸納為基站鐵塔、饋線、架空管線、機房的接地引入線、雷電電磁場的。下麵介紹上述五種雷害途徑的具體防雷措施:

1.1基站鐵塔的防雷

鐵塔一般都比較高,因此就需要在相鄰的兩個接地點距離超過60m的時候增加一個接地點。為了更好的分散雷電流,接地點的數量和分散性就需要一定的保證。鐵塔是落地鐵塔的時候,每間隔3m~5m的機房地網和鐵塔地網之間就需要相互焊接連通1次,而且還必須有兩處以上相互連通。鐵塔的四腳也是就近焊接連通著地網。避雷針必須具有良好的接地線,才能保證雷電及時的流入大地,因此,避雷針和鐵塔是焊接在一起的。

1.2饋線的雷電防護

為防止基站鐵塔或天線受雷擊在饋線上感應出很高的雷電過電壓沿饋線竄入機房,饋線屏蔽層在饋線和塔頂厲害塔身到機房轉彎上方0.5m~1.0m處、進入機房入口後的內側3點妥善接地。

1.3架空管線的防雷

光纜和電力線等架空管線沒有分類穿入金屬管地是不可以進入機房的,隻有穿入金屬管埋地後能連至機房。電力線和光纜的兩端因為路程的長短決定是否加裝保護裝置。機房內直流電源接地線與保護地各自獨立,不共用引線,從室內地線排上引入,再接入接地彙流排上。

1.3.1電力線的雷電防護

在移動通信基站雷害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就是電力線引入的雷電過電壓。直擊雷和感應雷這兩種都是雷害的原因。

移動基站的電力電纜都是埋地敷設,壓電力電纜的埋設長度超過200m就需要使用專用變壓器。基站機房的低壓電纜進入時,埋地長度需要大於15m。引入機房的埋地的低壓埋地電纜一般都是采用的電力電纜都是有金屬鎧裝層的或者傳真管,變壓器地網和機房電網就是通過電纜金屬鎧裝層和鋼管的兩端進行連通的。

站內和站外的電源配電箱都不能安裝漏電開頭,必須安裝短路開頭。

山區的架空電源線經常遭受直擊雷的侵入,可將使用Φ8mm以上的鋼鉸線的避雷針同杆架設在架空電源線上方1m處,與地網每隔3~5杆做簡易連接,電源線的垂度和避雷針的垂度都是一樣的。

如果基站頻繁受到雷擊,高壓避雷器及變壓器就會經常的損壞,這樣可以要求電力部門用強雷電負載避雷器代替原來的5KA配電避雷器。

1.3.2光纜的雷電防護

光纖加強芯避雷最好做法是在進入機房時采取地埋的方式,距離機房的最好埋地長度不小於30m-50m,但是現在一般都是采用比較長加強芯的線路直接架空到基站,這樣就很容易傳導雷電過電壓。

但目前基本是架空到基站,且線路較長,其加強芯很容易傳導雷電過電壓。目前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將於光纖的加強芯加設經過絕緣處理的獨立地排和連接線,將采用35mm2BVR多股銅纜的接地線引到饋線地排上。有環形等電位排時的機房,可以直接將采用35mm2BVR多股銅纜的地線接到銅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