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書中雖有金玉良言,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更何況我華夏江河廣袤,風光無限好:東有蘇杭春意,西有巴蜀夜雨;北有塞外孤煙,南有小橋人家。東南西北,處處皆景,無一不妙。生於斯,如若將這美景虛置,豈不辜負這大好河山。三山五嶽,大川細澤,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本就各有真意,若是再經武俠大家的匠心獨運,投射到江湖中,更是別有風味。本期俠說八道就將為大家講述武林中的地理世界。
問題摘要:南拳北腿,以為何故?
淮南為橘,淮北為枳。武功也分地域?
武林中的地區該如何區分?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武俠中的江南是怎樣一副美景?
依山傍水,江湖中為何選址很重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塞外又是怎樣一股風情?
武術的搖籃在哪裏?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武俠中的仙山是哪座?
新浪網友@ 一個人的江湖 問:武術中常說南拳北腿是什麼意思?
八道 答:中國古代武術素有南拳北腿之分,風格迥異,特點鮮明。北派如旭日出於泰山之巔,空曠間,大開大合,躥縱跳躍,舒展大方;南派如灣月懸於小橋之上,竹林中,短橋寸勁,闊幅沉馬,迅疾緊湊。兩派武功因地理等多方差異形成完全不同的風格:北水成剛,南火反柔。所謂剛打他力前,柔打他力後。北方人高大,憑力大,容易發揚搶先攻擊,截擊技,上三路腿法。以剛猛奪勢著稱。宜修搶攻的戰術。南方人多體態瘦小,發展的拳術,後發先至,先化再打,跌打結合,上驚下取,腿不過膝,以趁人力後,破壞平衡和發短拳寸勁為主。
新浪網友@ 每天都遇見 問:武功與地理區位有什麼關係?
八道 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與人密切相關的武功自然而然會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對人的心性影響十分巨大。漠北塞外的黃沙吹來了堅韌和古樸,江南水鄉的溫存送來了纏綿與飄逸。再如蜀中,因為地勢險峻,所以十分依賴能工巧匠,因而也就誕生了如《臨淵》中那充滿藝術設計感的“生殺器”。不光如此,武功的要訣更在於自我對萬物體會,飛葉走石,無一不可用之。所以也常常出現活學活用因地製宜的武功。黃藥師身居東海桃花島,感於桃花林中紛飛的花雨、東海的浩瀚波濤,自創了落英神劍掌與碧海潮生曲,即所謂“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
微信俠友@ 隔壁家的喵星人 問:武俠小說中是怎樣區分地理位置的?
八道 答:曆史上,每個朝代的行政規劃都不一樣,如東漢十三州、唐初十五道、明朝兩京十三使司等等,所以武俠小說中並不適用官方的行政名稱,更多的是使用人文地理來加以區分,以名山大川來進行區劃,粗略可分為:京城、江南、塞外(北)、蜀中、巴蜀、中原、西域、嶺南等。以上這些地理名詞,我們都是比較熟悉的。武俠小說中,不少武林人物的外號都與故裏籍貫有關,所以我們還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有特色的。例如姑蘇慕容複中的“姑蘇”就是蘇州的古稱。而如關中、關外、關內、關東這些位置,則讓人頗為困惑了,其中關鍵就在於這個“關”,一者指代的是函穀關、潼關,一者指代的是山海關,所以上述地名的區分得結合語境。可無論是函穀關還是山海關,這兩地民風都頗為剽悍,所以在武俠作品中也是大俠的搖籃。如《雪山飛狐》中的關東大俠胡一刀,《三俠五義》中的遼東大俠歐陽春等等。
微博網友@ 逆光流年 問:武林中的江南究竟是何風光?
八道 答:在中國人心中,江南不隻是地域上的概念,盡管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以南,但江南有很多的文學意象,並不盡相同。而江湖人眼中的江南,則是如柳永《望海潮》中所述那般富庶繁華了,梁羽生《武林天驕》中曾言,金主完顏亮讀過柳永這詞後,對江南風物甚是羨慕,因而加重南下入侵的野心。古龍寫有小說《劍花煙雨江南》,江湖人心中的江南,大抵就是這名字帶來的感覺,便是婉約別致的風流。《碧玉刀》第一回“江湖少年春衫薄”寥寥數字,江南的風情,盡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