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時代(1 / 2)

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也是一個美麗的時代,我希望把這個年代稱作為大時代,一個創業的大時代。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進入到了一個創業的時代,也許這是華夏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年代,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創業熱情空前膨脹。它有點像是美國1886年,無數個美國偉大的公司都誕生於那一年。

在那一年,卡爾奔馳發明出了世界上的第一輛汽車;喬治伊斯曼研製出第一台自動照相機,並取名為柯達;大衛麥克尼創建了雅芳香水公司;可口可樂在亞特蘭大誕生,花旗銀行、強盛公司也都在這一年誕生…

有時,曆史驚人的相識,今的中國也是一樣,它處於一個企業集中誕生的年代,同時,也是屬於創業者的時代。在改革開放之後,每經曆一段時間,中國就會出現這樣的一段時期,一群勇於創新,敢於挑戰,不懼失敗的勇敢者們,通過努力與拚搏成為了那段時期成功的創業者。

事實上,並非每個階段都是屬於創業者的狂歡會,如果你沒有在一個正確的時間點邁入一個正確的領域,那麼,你很有可能成為創業勝利者背後堆積的屍體。而那個正確的年代就是大時代,創業者的大時代。

幸運的是,這樣的大時代並不少見。至少在改革開放之後的幾十年間,它並不稀缺。

第一個大時代的出現應該是在1978年後的改革開放,百廢待興,整個社會巨大的需求需要滿足,可是供給卻少得可憐。於此同時,第二次石油危機所導致的傳統製造業從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此時的中國占盡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是千年一遇的創業盛潮。眾所周知的聯想、海爾等企業就是在這之後的1984年誕生的。

第二個大時代則是互聯網浪潮。一批傑出的青年企業家利用高超的科技以及先進的思想理念開創出了一個屬於互聯網業的創業盛潮,他們在中國的企業家叢林中站有一席之地。如果你回看曆史的車輪,你會驚訝的發現,互聯網最重要的幾位大佬幾乎都是在1998年到1999年之間開始創業的。這一時期的代表企業則是新浪、騰訊、阿裏巴巴、百度等一大批大家耳熟能詳的互聯網公司。

這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兩個創業大時代,不過他們並不是唯一的兩次,事實上,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從來都不缺少這樣的創業大時代,隻不過它們不如這兩次的那樣偉大。

比如1997年,美國對衝基金狙擊亞洲各國貨幣,引發亞洲金融危機,亞洲四龍以及東南亞各國元氣大傷,來自於這些國家的外貿製造業開始陷入困境。與此次同時,中央出台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對外出口。adeinhina從這一時期開始走向世界。此時的代表企業便是東南沿海的外貿業和製造業。它們利用地理優勢、人力優勢將物美價廉的產品銷往海外。

比如,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用電需求,中國的地理環境,資源結構讓煤炭成為了工業發電的首選。山西等多個煤炭資源大省迎來了能源時代的春,煤老板們各顯神通,通過或明或暗,或黑或白的方式成為了創業大軍中一支獨特的力量。

再比如,土地出讓收入歸為地方政府,讓地方寄希望於增加土地買賣收入,加上房產市場的開放以及銀行貸款的放寬,再加上國內強大的住房剛需,讓中國迎來了長達十幾年的房地產春,在這一時期,無論是開發商,還是炒房者,隻要你邁入房地產業,便可賺得盆滿缽滿。

……

這一切都是創業者創造財富的大時代,如果你足夠幸運,在那個時代邁進了那些正確的領域,再加上一些努力和運氣,那麼,現在的你很有可能也是一名成功的創業者了。

當然,如果你沒有,沒有關係,因為當下的中國依然在不斷地醞釀著新的大時代。

如今,大時代的浪潮再次降臨。也許此次的大時代不如前二次的那樣劇烈,也不如前二次那樣盛大。但是,對於越來越成熟的中國市場來,此次的創業大時代同樣地精彩,同樣地可以載入史冊。而這次大時代的到來也會讓很多普普通通的人成為創業一族,多年之後,他們中的很多人曆經了艱辛萬苦,經曆了失敗與磨難,最終創造了一輪新的輝煌,成為了新的社會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