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具佛根,本無佛性,卻為佛佑(2 / 2)

金剛經第一品不過七十餘字,易小同卻足足寫了近半個鍾頭,幾乎每寫完一個字,他都要仔細看一下,是否有錯誤,一撇一捺是否合乎標準。寫完之後,他長舒了一口氣,靜靜的等了片刻,然後取出一張白紙,輕輕的覆蓋於上麵,最後將白紙拿開,看了片刻,又過了四五分鍾,才將寫下金剛經第一品的本子輕輕合上,放到書架暗格中的木盒中。

易小同信佛,但卻遠遠沒到虔誠的地步,他所做的隻不過是每日默寫金剛經罷了,每天也不默寫太多,隻寫一品,卻力求一氣嗬成,不可有錯字,不可有塗抹,近乎偏執的他如果發現有錯字塗抹,則便從第一品開始重新默寫。最開始未能將金剛經背下來的時候,他是對著從瀾山寺一位老和尚那裏磨來的孤本抄寫,後來在向同桌背誦了不下一百遍之後,才開始默寫。

他信佛卻不是為了自己。

瀾山寺那位老和尚對他說:“如果你真心想為某人求福德的話,便在抄寫的時候,心中便想著那人吧。”

易小同便按照那老和尚說的方法去做,至於易小同心裏想的是誰,恐怕除了易曉曉就再也沒有可以讓他哪怕高燒四十度也要堅持寫完一品金剛經才昏倒的人了。

至於易小同所求福德是否真能落於妹妹身上,易小同不知道。隻不過有一次他帶著妹妹去瀾山寺的時候,被那老和尚一把撞見,那是老和尚第一次看到易曉曉。他站在原地愣了好久,好半晌才雙手合十,對著兄妹二人說了一句:“不具佛根,本無佛性,卻為佛佑,善哉善哉。”把兄妹二人說的一頓雲裏霧裏。

不過說來也怪,在易小同抄寫金剛經之後,易曉曉就很少生病,即便由於換季偶爾的頭疼腦熱,也根本不需要去醫院,甚至連藥都不用吃就好了。

為此,易小同本著不可不信的態度堅持抄寫金剛經,整整三年,未曾中斷一天。

“有時間,再帶著曉曉去一次瀾山寺吧!”易小同輕輕的對自己說。

許久,易小同伸了一個懶腰,站了起來,推開門,向妹妹的房間走去,剛剛推開門卻發現易曉曉正手忙腳亂的綁著一個很奇怪的發型,看起來有點像馬尾。

易曉曉看到易小同進來,一把捂住了自己的頭發,臉色變得通紅起來,尷尬的說不出話。

易小同看了看妹妹的房間,又看了看妹妹那捂住頭發的雙手,心中了然。

他走到妹妹身邊,輕輕的將後者捂住頭的雙手拿下,然後很自然的拿起掉在地上一把木梳,站在了她的身後。

易小同溫柔的替易曉曉梳理著被搞得一團糟的頭發,易曉曉的發質不是很好,也有些稀少,估計是一直帶著鴨舌帽的原因。

易曉曉在易小同的手碰觸自己頭發的瞬間,安靜下來,感受著身後哥哥溫柔的動作,她的嘴角上揚起一個可愛的弧度。

“明天我帶你去商場裏麵買麵鏡子吧!”易小同輕聲說。

易曉曉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點了點頭。

其實,不止是她的房間沒有鏡子,就是整個家裏透明的可以清晰映出臉龐的東西都少的可憐,之前有的,一部分被易曉曉摔碎了,一部分被方晴給丟掉了。

易小同接過妹妹遞過來的頭花,將梳好的馬尾紮了起來。

“緊嗎?”易小同看著臉色有些異樣的妹妹,開口說。

“不緊,隻是有點不習慣”易曉曉搖了搖頭。

“不過以後會習慣的。”易曉曉轉過頭開心笑著。

易小同有些欣慰的看著妹妹。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熟悉的狗叫聲,聲音依舊淒慘而壯烈。

兄妹二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急忙趕了出去。

隻見方晴,手裏拎著大包小包的打開門,嘴中說著:“你們兩個怎麼把田七關在外麵了,樓下宋阿姨家裏的狗可愛欺負它了。”方晴轉過身,讓身後的田七先進來,後者直接一路小跑的衝進來,一直衝到易曉曉的腳下,它抬起頭看到易曉曉,兩隻水汪汪的小眼睛瞬間凝住了,隨後它發出一連串的怪叫,頭也不回的夾著尾巴衝向了陽台。

方晴脫下鞋子,一抬頭看到了易曉曉。

“啪”

她手裏的東西,全都掉在地上,一雙眼睛瞪得老大,一臉不敢置信的看著麵帶微笑的易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