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新年對於這裏的各方麵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對於市場的衝擊還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有不少商家都是漢族,而且即便是回族商家也都會趁機好好休息一下的。話說到假期,那但凡是能擦上邊的工作人員,誰不願意跟風呢?哪一個少數名族又會為自己不過的節日而拒絕公共假期呢?
沉寂了好幾天的各大商場終於開門了。在舅媽的提議下,莎迪雅和媽媽都起身準備來一場蓄勢待發的大購物。據說原因是因為年後大部分商品都會有大折扣或特價處理。
出門後舅媽帶莎迪雅她們坐了巴士。巴士是直達商貿中心的,經濟又便捷。車上的人擁擁擠擠的,以至於很多人都沒有地方坐,即使是這樣大家還是熱情高漲,談笑風生。認識的人聊得不亦樂乎,不認識的人也都交淺言深。似乎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話匣子,有道不完的話,說不完的事。隻見舅媽早就和旁邊一位婦女談的熱火朝天了,她們從家常聊到天氣,又從男人聊到服裝······
旁邊一位女人盯著莎迪雅和她媽媽已經很久了,終於按耐不住找準時機開口問了:“大姐,這是你女兒麼?看你這麼年輕,女兒都這麼大了~~~”莎迪雅低著頭沒有看她,因為從她剛才毫無顧忌的盯著她們看得舉動就已經讓莎迪雅心生厭惡了。媽媽自然麵帶微笑和她開始侃侃而談了,整個車裏的氣氛讓人心生燥熱,甚至坐立難安。
車終於到達目的地了。下車後,莎迪雅對著舅媽和媽媽詭異的笑了笑,“聊得那麼投機,怎麼不留個聯係方式啊!”
舅媽和媽媽相視一笑。突然,莎迪雅在商城的門口看見了熟人——那次東嶽山上見到乞討者,那個“斷腿”。他旁邊還放著一個揚聲器,裏麵念著經。即便是這樣,大多數人還是冷漠的走過,看也不看一眼。舅媽說這人常年四季都在這裏蹲點,而且是不是******也不得而知。莎迪雅的媽媽還是掏出錢給了他。
商城裏果然人山人海,到處的喇叭喊著“處理了,處理了”“賠錢甩賣了”······
舅媽和媽媽一會就拎了一大包。莎迪雅則緊跟其後,一會在化妝區,一會在服裝區,一會又在看鞋子······莎迪雅跟的小腿都開始發困了。媽媽和舅媽卻還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這一刻莎迪雅真是感歎這兩個女人勢不可擋的魄力,以及在購物上表現出的巾幗不讓須眉的架勢~~~
回家的路上,莎迪雅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不管她們走到哪裏都是濃濃的家鄉口音?不管是年老的、年幼的、穿著樸素的還是打扮時尚的;不管是在廉價的購物場所還是高端的服務場所都無一例外的說著家鄉話。這完全否定了她之前所認為的“家裏話是在家裏說的,一旦邁出門檻就該說普通話”的想法。哦,她突然想通了,原來這裏是普及家鄉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