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雙重警戒線(1 / 2)

邱健清透過臉上的大墨鏡,直勾勾地盯著胡天:“你小子別廢話,讓你幹嘛就幹嘛!這麼多人呢,別給我丟人現眼。”

看到邱健清態度如此的強硬,胡天也不敢再廢話,隻能訕笑著套上了防護服。

“徐姐,這兒距離小木樓還挺遠的呀,怎麼在這兒就設立隔離線了。這是不是……有點兒不合適呀。”

林森瞅了瞅足足有十米開外的小木樓,怎麼看怎麼覺得腳下的隔離帶設立的有點兒扯淡。

命案既然發生在小木樓,在木樓的門口設立警戒線就夠了,這幫家夥則是直接把警戒線設立在了通往木樓的小路上。

胡天也跟著林森,一起批判:“就是呀,怎麼能把警戒線設立在這兒?從這條石板路上走過去,鞋套基本也就磨破了,得留下多少不必要的痕跡。”

徐姐輕笑兩聲:“你以為現場的這幫警員願意這麼幹?磨破鞋套什麼的,倒是小事,關鍵是把警戒線設立在這兒,警戒線以裏的區域,都得用毛刷去刷,用多波段光源箱去照,你以為大家願意這麼做?還不是因為在石板路上,發現了幾個帶有人體油脂的腳印嘛!”

一邊說,徐姐一邊輕跺兩下腳,讓三人注意腳下的痕跡線:“這些腳印,是派出所的警員在出警的時候,發現的。我們後來通過化驗比對,可以確認,這些黃色的油漬,來自於木樓地窖內的人體油脂,而這些腳印,屬於報警的男性市民金春山。他在木樓裏探險的時候,誤入了藏有多具屍體的地窖,腳下沾到了屍體滲出液,在倉惶出逃的時候,在石板路上留下了這些腳印。”

“這條石板路,是進出小木樓的必經之路。派出所的同誌認為,報警人誤入地窖,鞋底沾到了死屍的滲出液。而這些屍體的死亡時間跨度較大,凶手顯然是多次行凶,集中拋屍的。六具屍體中,有一具呈現巨人觀狀態,說明受害人死亡的時間,應該不超過二十天……”

林森明白了徐姐的意思:“所以派出所的同誌認為,至多二十天以前,凶手在木樓中棄屍之後,腳底可能也沾到了死屍的滲出液。這半個多月,s市都沒有下過雨,公園裏的人流量也不大,我們在石板路上,很有可能發現死者遺留的腳印。”

徐姐連連點頭:“不虧是搞刑偵的,我這才開了一個頭,你就什麼都想明白了。當時你們都不在,是由鄭東隊長主持工作的,他讚同了那位基層民警的想法,調借來幾台寬幅足跡燈,將整條石板路都照了一遍。”

看到徐姐對林森毫不吝嗇讚美之情,胡天再也按捺不住得瑟的心,這家夥趕緊一拍腦袋,強裝茅塞頓開:“但是……徐姐你剛才說,這些被痕跡線標注出來的腳印,都來自於報警人金春山。也就是說,咱們並沒有掌握犯罪嫌疑人的腳印。這說明……凶手利用了某種方式,清理了自己的腳印。或者他跟咱們一樣,進入犯罪現場的時候,帶了鞋套!”

林森撇了撇嘴,胡天這家夥前半段的推論,還似模似樣的,可是到了後邊,就徹底的跑偏了。他完全沒有考慮到第三方因素。”

徐姐很禮貌的對胡天笑了笑:“我們在足跡燈的照射下,確實發現了一些模糊的印記,隻是這些印記都被破壞了,沒能采集到完好的靜態腳印。這些印記說明,凶手在棄屍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隱匿足跡的問題。他的腳印會被破壞,則是因為公園管理方的無心之失。這半個多月都沒下過雨,為了緩解旱情,公園物業的管理者們,隻能采取水車灑水的方式,緩解旱情。就是在灑水的時候,無意間將犯罪嫌疑人的腳印給衝花了。”

實際情況和自己的預想幾乎是南轅北轍,胡天也不覺得尷尬:“我就想說呢,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個犯罪嫌疑人比較蠢笨,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消除腳印的情況。他的腳印,是在其他外力因素的影響下,才消失的。”

說好聽的,胡天這叫反映神速,試圖補救,說不好聽的,這家夥簡直就是臭不要臉,撒潑耍賴了。

徐紅當然不會在這樣的問題上,跟胡天較真,她領著三人繼續往前走:“六具屍體現在雖然還沒有完全的分離開,但是從腐爛和蠟化情況來看,第一位受害者和第六位受害者的受害時間跨度極大,這個跨度可能要超過兩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