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回國(1 / 2)

“徐雷……徐雷……又是哪兒冒出來這麼一個徐雷。”邱健清反複念叨著這個名字,“林森,你開一下係統,把全市所有叫徐雷的人都調出來,交叉查詢一下這些人和楊克、高登還有蘇鐸的關係。”

林森打開公安內部網,登錄了自己的警員id,然而輸入了徐雷的名字之後,屏幕上竟然出現了長達10頁的結果。可見徐雷這個名字的確太普遍了。人口超過200萬的s市,至少有二百個徐雷,要把所有徐雷都排查一遍,實在太勞師動眾。

為了縮小範圍,林森交叉查詢了徐雷和另外三個人的初中、高中、大學信息、工作培訓信息,以及家庭成員,結果卻是0人。

這起案情實在太過複雜,徐雷與他們三人的交集決不會是簡單的親緣或同學關係那麼簡單,他們相識的場合有可能在會所、景點等公共場所,甚至可能是徐雷看中了他們三個的官職和地位所以主動接觸他們,如此一來,通過私人信息來鎖定徐雷幾乎不可能。

“從這個角度入手,太難查了。”林森向後仰靠在椅背上,歎了口氣:“再想想辦法。”

胡天打了個響指:“要不然這樣——我找個機會把老爺子約出來,大家找個路邊攤,灌他二三十瓶啤酒,把他灌暈了再問。聽說迷幻劑這東西也挺好使的,往酒裏兌點!”

邱健清冷靜地看了他一眼:“胡天,你訂一張去北京的機票。”

胡天萌萌的問:“為什麼,出差嗎?”

“我要把你退回公安大學。”

林森笑了一會兒,從電腦前站起來,拿過第十四封信仔細讀了兩遍。

“舉報徐雷……舉報……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思考:楊克和高登身為刑警隊的正隊長和副隊長,蘇鐸作為刑警隊的資深法醫,他們在公安係統都非常有威望。你想想,這樣三個人要處理一名罪犯,或者說懷疑有人犯罪,為什麼不直接動用公安力量進行偵查呢?甚至於到了今天,蘇鐸也隻敢把這件事直接彙報給局長,他在怕什麼?所以我想這個徐雷肯定有著非常強的力量。”

“這個思路很好。”邱健清在他的位子上坐下,劈裏啪啦敲打起鍵盤,試著查詢政府雇員名單和本地納稅大戶、律師、金融家的名單,結果裏麵倒真有一個徐雷!這人今年98歲,在床上躺了六年多了,是個植物人。邱建清有些失望:“這個角度也不行。”

“誰說力量就一定是權力和地位?”林森握了握拳,“英國16世紀著名的哲學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

邱健清又看了一眼胡天:“給他也訂一張機票。”

林森走了過來,越過邱健清的肩膀,將手放在鍵盤上敲了幾下:“篩選一下這裏麵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很好,剩下十三個,這裏麵嗯……你們看這個徐雷。”

林森用鼠標圈起其中一個徐雷的學曆信息。

“這位徐雷大學畢業後離開了中國,在美國進修,曾以省高考理科第二名的成績拿到了國內頂尖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後來又拿著全額獎學金前往美國攻讀碩士,所以有機會接觸過類似的邪教,我們可以先查一查這個人。”

“那咱們兵分兩路——鄭東你跟著我再查一查劉建宏的消息。胡天你跟著林森,你們兩個務必找到徐雷。”

但是公安係統中有關徐雷的線索終止於他出國前,他回國之後沒有找工作、沒有辦理社保醫保銀行卡、沒有用身份證實名認證過任何社交媒體,這個人就如同人間蒸發了一樣。

胡天愣愣地拿著手機:“這算什麼事兒,人呢?”

這是什麼時代?這是信息的時代!一個人要在這個時代存活下去,怎麼可能沒有社交媒體?沒有銀行卡?沒有社保?莫非這個小子也和楊克一樣,正在哪個犄角旮旯兒流浪呢?

胡天認真地想了想:“林哥,我們是不是在調查什麼丐幫組織?”

林森:“你身上有錢嗎?”

胡天掏出自己的錢包:“啊?你要多少?”

“給自己訂一張回公安大學的機票吧。”

徐雷戶籍信息上登記的居住地是本市下屬一個縣城。

這個縣城的名字來自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叫做桃源縣,而徐雷出生的村子又叫做桃源村。這個村子早先是做重金屬冶煉的,後來本地礦產被開發殆盡,環境也汙染的差不多了,人口便紛紛遷移出去,使得本地非常貧困。

下了高速開進村裏,都沒有連成一百米的平整的水泥地麵,路邊盡是低低矮矮的平房。

林森和胡天按門牌號找到了徐雷落戶的地址,發現了一間非常破舊的民宅,院牆不過是幾根竹枝,上麵蒙著已經開始風化的化肥袋子,用鐵絲拴住的門板看起來就弱不禁風,踢一腳就能夠打開,實在不像一個社會精英高材生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