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學夢(1 / 2)

門前的梧桐樹早早的退去了綠意盎然的裝束,麵對四周依舊翠綠挺拔的大樹,它似乎略顯刺眼,淒涼,格不相入。所謂落葉知秋,看來秋天已經悄無聲息的向我們走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這盈車嘉穗,五穀豐熟的季節裏,人們滿懷都是收獲的喜悅。

就在各家喜笑顏開慶豐收之時,張朝輝一家卻陷入躊躇不安之中——半月前張朝輝收到了一份可以說沉甸甸的j大錄取通知書,本該歡聲雀躍的,可家道消乏的朝輝一家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由於無力承擔高額的學費,父母不得不勸朝輝放棄學業,可朝輝卻滿心的向往著走出自己頭頂的這片天,父親拿兒子沒辦法,隻好四處去借錢,但是每到之處無不碰壁,左鄰右舍現在嚇的連大門都不敢出,生怕碰到張口就提錢的朝輝父親。

朝輝出生在一個西北的小山村裏,父母都是非常普通的農民,他是家裏的老大,在他身後有一個比自己小一歲的妹妹和一個剛滿八歲的小弟弟。由於家庭貧困的原因,朝輝八歲才入學堂,麵對比自己矮一節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們,他總是受到他們異樣的目光。不過他堅信,學習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於是刻苦學習,將閑言碎語全都拋之腦後。

所謂付出就有回報,他的成績一直非常優異,從一個教育資源落後的小山村考到縣裏重點初中,又一路逆襲考到市重點高中,在學習方麵,他從來沒讓家人失望過,不過麵對他優異的成績,父母除了欣慰之外,更多的則是倍感壓力,因為他們的能力實在是有限。

當朝輝考上高中的時候,十六歲妹妹張霞霞就跟著同村的一位年長點的女孩到省城去打工,由於妹妹年齡太小,所以在一個小餐館裏打工,每月工資不到五百塊,除了會留一百給自己花銷外,其餘的錢都寄到家裏,所以那時候妹妹就成了一家人的頂梁柱。有了妹妹的支持,朝輝的高中生活才得以順利完成。

父親連日裏四處奔走,為朝輝湊學費,可依舊一無所獲,看父親整日愁眉不展,朝暉開始有點於心不忍。現在不光父親和母親為此費心勞神,就連正童真的弟弟也不知何故變的安靜起來,看他好像有一肚子的煩心事,如今一個寬大的院子裏十分安靜,靜的連門外梧桐樹的落葉聲都能聽到。

父親好幾天都沒回家,午飯時候,朝輝問母親:“我爸去哪裏了,怎麼好幾天都沒回來?”

母親回答說:“你舅舅家要蓋房子,你爸幫忙去了。”

看母親說話時神態遊離,朝輝篤定父親是給自己借學費去了。吃過飯,母親試了試院子西牆下的大鐵盆裏曬的水,覺得夠熱了,於是坐在院子裏給弟弟洗澡。由於地處西北,加上還是山區,缺水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像朝輝的母親這樣給兒子洗澡,那都算得上是件奢侈的事。朝輝透過窗欞看到不到四十歲的母親已是滿臉的皺紋,不禁的自責起來,心想,自己會不會太自私了,為了自己竟不顧家裏的感受。

“媽,我不想上學了。”朝輝從自己屋裏跑出來說,“我想去省城。”

母親聽後停下手,將沾滿水的手在邊上甩了甩,然後用自己的衣服將手擦幹,她兩手放在膝蓋上,身子微微一轉,很是無奈的看著朝輝,“你去省城能幹什麼。”母親的言語雖然有點輕蔑的感覺,但朝輝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想說,除了念書你還能幹什麼。

“我也找份工作,給家裏賺錢。”朝暉坐在門檻上說。

“既然你爸同意你上,其他事你就別操心。”母親言語誠懇說,“再說了,好不容易考上個大學,就這麼輕易放棄了,你對得起霞霞不。”其實做父母的怎會忍心斷送自己孩子的前程,不是迫於無奈,他們起初也不會勸朝輝放棄學業。

母親其實心裏一直覺得對女兒有愧——由於家裏條件有限,朝輝了上學,妹妹隻能被迫與學校無緣,這麼多年過去,這件事一直都是母親心頭的一塊病,加上那麼小就一個在在外麵闖蕩,母親更覺過意不去。現在就想著等朝輝將來出息了,能給霞霞幫幫忙。

“可學費太貴,我不想去。”朝輝接著母親的話說。

“掌櫃的是你爸,去還是不去,你說不算。”母親給弟弟邊洗邊說。

“村裏人現在見了我就躲,我爸肯定是借不到錢,我看還是算了吧,我去省城,說不定還能找份好工作。”朝輝略顯幼稚的說。

“你過來給光輝洗澡,我去你奶奶家給霞霞打個電話去。”母親起身用自己的衣服將手擦幹,很是煩躁的說。

朝輝的奶奶住在小叔家,他爺爺兩年前生病去世了。按照農村人的習俗,父母都是和小兒子一起過,由於朝輝的爸爸是家裏的大哥,所以剛結婚就分了家,朝暉的爺爺在村邊上給朝輝的父親蓋了三間土房子和一間廚房。對於六十年代的人,似乎每家都是這樣的,不過現在時新磚房,所以村裏土房也不常見。一眼望去,朝暉家的土房就猶如立秋後萬樹叢中的梧桐樹一樣刺眼,而且被晾到村邊上最顯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