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神奇的歌謠(2 / 3)

我曾聽見李敏、李水、李餘為李木歌唱:“大腦殼,棒棒奪,奪到天上取不落。”反複吟唱,很是美妙,這是我音樂的啟蒙曲,我曾為此美妙的歌謠參悟多次,最後都如王陽明觀竹一般不能得其理。這段天書一般的歌謠暗藏著什麼玄機,沒有人知道,是不是像紅樓夢裏,賈寶玉入太虛幻境薄命司所看到的批語那樣,批注著李木的一生命運,不到最後還不知道,必定李木還沒有“奪到天上”。

李文白家孩子四個,為何單單李木獲得了“大腦殼”的榮譽稱號呢?客觀的說,我想主要有兩點:一是李木是大兒子,他發育的過程中,剛好家裏最是缺少營養,所以發育不良,這是可以客觀的追溯的,沒什麼可懷疑的。

二是跟李木挨打最多有關,我對李文白“龍城飛將”一般氣勢打孩子的畫麵記憶猶新,對四個挨打的孩子所發出的旋律,所嚎叫的長短都記得,李木的嚎叫不隻是時間最長、最多,也是最淒慘的,證明李文白所用的力道,所打的位置,所用的工具,都是有區別的。

回憶起來,幾乎可以看到,李木是主要挨打,其他三個是陪著挨打,或者叫挨打替補,打李木時能充分的釋放李文白的怨愁、疲勞,從而達到鍛煉筋骨、舒筋活血的功效,為李文白的健康長壽應該是有積極作用的,不然他為何樂此不疲呢?其他三個挨打替補,就像是和音伴唱,必定隻是李木一個人的嚎叫顯得太過單薄,要加入委婉低吟的伴唱,聽覺上會更美妙一些,由此看出李文白也不一定愚昧,必定通音律的人不可能是愚昧的人。

李木挨打最多應該長得更強壯才對,因為從小就激活了筋骨,而且有可能在挨打的過程中打通任督二脈,從而更健康的成長,說不定還因此煉成絕世抗打功力,為何李木如此的發育不良呢?這還得細細的思考,尋找到最接近真相的理論。

可能李文白選擇打的時間上不嚴謹,比如說,該早上打,結果因為繁忙改在了傍晚打;或著一天打的次數也沒有形成規律性,造成筋脈紊亂;也可能是李文白所打的穴道不夠準確,比如,應該打梁丘穴,卻打在了地倉穴;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必定李文白不是有武學造詣的一代宗師。李文白也不會算命,他不知道那個時辰該動手,那個時辰不能打,所以隻能摸索著打。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李瞎子說的“人命天注定”,李木天生要應和那曲歌謠,那是他的命。“大腦殼,棒棒奪,奪到天上取不落。”很美的旋律,李木發育不良是值得的,必定不是每個人都能暗合一首美妙、神秘的歌謠。

高中畢業以後,李文白希望李木能留在家裏幫忙幹農活,雖然李木發育不良,既然已經發育不良,讀什麼書呢?家裏農活那麼多,總得有人幫忙做啊,這是一個為了全家幸福的決定,有可能隻對李木一個人的幸福會不好,總得有人犧牲才行啊,犧牲一個人,幸福一家人,這是值得的。

李文白還有一個想法,這是一個醞釀已久的大策劃,作為農村人的李文白,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有一天都離開山村,那樣的話,家裏破瓦房留給誰呢?房子不值錢,也沒有家產可傳世,風水好啊,不然能連著生幾個兒子嗎?別人想生兒子還生不出呢,所以必須得有一個兒子留在家裏,守住這塊風水寶地。李文白看到不認識幾個字的婆娘陶春蘭,拚了命也要讓孩子讀書,他預料到將來可能沒有人繼承風水寶地,所以他醞釀了一個大計劃,從小就拚命打李木,使其發育不良,並且創造了那首美妙又晦澀難懂的歌謠,讓李木無臉出遠門與江湖豪傑見麵,不得不留守風水寶地。

李文白的計劃正是尊重了五千年文明的傳承,他比陶春蘭認識的字多多了,除了不認識的字,其它字都認識,他認字多,當然更懂得文明的傳承,比如說皇位,肯定是太子繼承,掌門之位肯定是首席弟子繼承,所以應該由李木繼承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