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擎蒼和曾博士一樣時不時揮舞著手驅趕蒼蠅,“是不是因為這裏垃圾多的原因,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蒼蠅。”
古藤指了指屍體上的蛆蟲說道:“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你們看屍體上,已經爬滿了蛆蟲,我們可以根據蛆蟲推測出死亡時間。”
這時朱銘凡和顏如玉戴著雙層口罩爬了上來,朱銘凡看了一眼屍體說道:“這些蛆幫我們推斷出死亡時間?”
“當然可以。”古藤說道。
趙慶瑞聽古藤這麼一說,也有些好奇,“我對這一點不是很在行,倒是可以請教一下。”
古藤說道:“雙翅目昆蟲是全變態昆蟲,發育經曆了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而幼蟲又分為三個齡期,幼蟲無頭、無足、蛆狀,前部較細,頭部有一對口鉤,後部較粗,有一對大的後氣門。卵像微型稻米,卵經1~3天後孵出一齡幼蟲,在鄉村大型灰色的麻蠅在到達屍體後直接產下一齡幼蟲,一齡幼蟲經過0.5~2天蛻皮後產生二齡幼蟲,二齡幼蟲蛻皮後成為三齡幼蟲,各齡幼蟲的區分主要看後氣門。”
朱銘凡看著屍體上爬滿的蛆蟲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根據幼蟲產生的齡期推斷出死亡時間?”
古藤蹲下身體仔細觀察屍體上的蛆蟲,“幼蟲發育完成後離開屍體,尋找合適的地方化蛹,像是土壤或者衣服一類的東西,一般幼蟲可遷移3cm左右,在比較硬的表麵遷移的距離會更遠一些,在屍體上找到幼蟲,一定要尋找蛹,以便確定幼蟲在屍體上繁殖的代數。”
朱銘凡雖然戴著雙層口罩,依舊擋不住屍臭和垃圾堆的味道,再加上因為天氣熱,這口罩戴在他的臉上,讓他感覺有點喘不過氣,“這麼熱的天,你要在這裏觀察蛆?”
“不用,我們把蛆蟲采集回去,到了實驗室之後再仔細觀察。”
曾博士聽說要打包蛆蟲,自然不會怠慢,“這件事情交給我吧。”
古藤知道曾博士不是法醫,對於法醫學一點也不懂,更別說采集蛆蟲,於是交代道:“屍體現場昆蟲標本的采集、保存和飼養至關重要,是推斷死亡時間的基礎和前提,昆蟲標本的采集包括屍體移走前和屍體移走後即刻標本的采集,應做好現場觀察記錄,包括現場的方位、昆蟲的種類和大致數量等,記錄應包括文字、照片、錄像和草圖,應測定屍體現場和屍體溫度。”
曾博士本來打算拿出瓶子將蛆蟲全部裝進去,聽古藤這麼一說,懸在空中的手一動不動,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古藤見狀打開自己的工作箱,從裏麵取出兩個瓶子,將一條蛆蟲放進其中一個瓶子說道:“將采集到的成蟲分成兩份,一份放入裝有二甲苯和乙醇的毒瓶內毒死,然後轉入75%乙醇瓶內保存。”
第一份保存完之後,他又打開另一個瓶子,“另一份裝入幹燥的瓶內,每個標本瓶在放入標本的同時必須放入標簽,著名案件編號、采集地點、日期、時刻等,標門瓶外麵貼同樣內容的標簽,雙標簽是昆蟲研究的標準做法,瓶號和采集地點應登記在專用的表格內。”
古藤將一切做好之後遞給曾博士,讓他看一下,罩著他的方法把蛆蟲全都打包回去。
魯擎蒼見曾博士工作量有些大,於是對朱銘凡說道:“你幫曾博士一起弄,記住一定要按照古藤說的,千萬馬虎不得。”
“啊?不是吧?”朱銘凡可不想幹這個苦差事,本想哭訴一下,當他看到魯擎蒼的眼睛,馬上把後麵的話收了回去,“那好吧。”
古藤看到兩個人收集蛆蟲還是有些不放心,於是蹲下去和兩個人一起收集,一邊收集一邊說道:“卵和大小不等的幼蟲應分別采集,並各分兩份,一份置入保存液中,一份置入放有潮濕紙巾的塑料杯中或者直接置入飼養杯中進行飼養,飼養工作便於準確計算經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