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與時光的故事
主編的話
甲午之敗是個老題材了,但這個話題的重要性不容回避,是故本期封麵就是甲午120周年祭。
本刊副主編湯湧不眠不休三天三夜,在消化大量史料後,捯飭出來了這篇萬字長文《海洋上再也沒了天朝這個國家》。另外三篇配稿則來自正經的專業人士,分別從製度、人力與器材的角度分析這場戰爭。四篇文章直指這個老題材的新主題:貪朽之師,失敗之國。如果你看著覺得眼熟,希望不是因為題材,而是因為時光。
新聞頭條也是一個老題材,這是去年以來本刊第三次做這位老人家。河南人民出版社剛推出來的《習仲勳在長葛》,是這篇文章很自然的由頭。時政題材,從來都是讓人又愛又恨。涉及到領導人的題材,尤為履薄臨深。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裏,盡可能傳遞足夠新鮮的信息?如何在可能同質的材料裏,挖掘出足夠豐富的寓意?在這些令人糾結到抓狂的過程中,我們從史料中觀照現實與人心,寄寓關於未來的願景。
長報道《阿才的店》也是個老話題。2010年底在台北觀摩五都總選時,我曾經造訪過這家大陸語境裏的蒼蠅館子。這個貌不驚人的小飯店,囊括了台灣自解嚴以來的27年社會發育曆史,被視為啟蒙聖地。
在經曆了兩次政黨輪替,躲過幾年前的拆遷重建之後,這個小店,在台灣前年以來的反媒體壟斷運動、今年3月的太陽花運動中,又在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我的台灣媒體朋友林怡廷熟知台灣傳媒與社運掌故,對此有著細致入微的觀察、感同身受的記錄。
商業版大事件講述的是《華爾街之狼的中國式冒險》,這是個有趣的白描式報道。一個大洋彼岸關於金錢與貪婪的老故事,在這片土地上激蕩起要多不靠譜有多不靠譜的欲望塵土。
這周最重要的題材,這期雜誌一個字都沒涉及。一本新聞刊,最後做的幾乎都是老話題。這是一個必須要麵對的遺憾。這期的影像誌《直到有人將它尋找》,講的是一個歐洲母親和她行將老去的母親、腹中孕育的女兒之間的故事。這是個令人感傷的主題,關於愛,關於生命,關於時光。本期雜誌,也是在講述關於遺憾與時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