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傳首九邊(1 / 2)

大明王朝,帝都,崇禎三年八月。

己巳之變已過半年,金軍兵臨城下的陰影依舊如一座大山壓在大明的朝堂和民間,讓所有人喘不過氣來。

金軍氣勢如虹,兵鋒盛極,一路殺到帝都城下。

在他們麵前,大明的將士如一灘爛泥,不堪一擊。

社稷將傾,帝國危急,薊遼督師袁崇煥率軍千裏馳援,以寡敵眾,給這個傳承數百年的帝國創造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八月已是秋後,帝都一座又一座恢弘的建築籠罩在黑壓壓的烏雲當中,難以辨清。不時間,一陣又一陣冷風橫灌而來,讓人骨子裏都生出寒意。

以紫禁城為中心,十八條可容數十輛馬車同時行駛的寬闊大街筆直的蔓延向四麵八方。

除卻十八條大街之外,還有難以計數的青石小巷。

此時臨街的住戶都緊閉起自家的大門,不敢露出一絲縫隙,生怕被這八月的寒氣傷了身體,沒錢醫治。

而不少官宦人家的主人在屋內卻是坐立難安,他們像是在等待著什麼裁決,涉及到家族興衰存亡。

巳時剛過,午時未到。

噠噠的馬蹄聲從紫禁城中響起,這是數支身著黑色鎧甲的軍士,神色肅穆,有殺戮之氣。

出了紫禁城,這些穿著黑色鎧甲的騎兵分為十八股,分別衝向每一條寬闊的街道。

不少官宦人家聽到馬蹄聲,神經都繃緊起來。他們明白此事宮中已有決策,可是這決策,到底是什麼?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諭以袁崇煥付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滿門抄斬,罪首袁崇煥處以淩遲之刑,傳首九邊,以儆效尤”

每一隊黑色鎧甲的騎兵都手托一道明黃色的旨意,那是聖旨,是當今陛下的意誌。

十八道聖旨傳向四方,沉寂的帝都再也沒有方才的平靜。

“刺啦”一道巨大的閃電劃過,照亮整個帝都。暴雨傾盆而下,不過一炷香的時間,整個帝都的街道都淹沒在八月的暴雨當中。

“淩遲之刑,午時行刑”

一道一道宏大的聲音,響徹大明的天空。

不少屋舍內,有人閉門痛哭,暈死過去。但是更多的人湧上街道,湧向菜市口。他們是大明的子民,怎能容忍有人對這個王朝圖謀不軌?

這個人還是他們曾經以為的英雄。

他們卻忘了,是誰解救大明於危難,是誰扶大廈於將傾。

曾經的恩義對於他們來說,忘得一幹二淨。

一處低矮的茅屋內,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怔怔的看著窗外嘩啦啦落下的雨,臉上的悲傷讓他整個人有些不知所措。

“袁伯,父親是薊遼督師,是皇帝伯伯的好朋友,皇帝伯伯為什麼要這麼做?”他閃爍的瞳孔不能讀懂大人的世界,臉上如同迷霧一般找不到方向。

都督府一片一片的死屍深深的刻在他記憶的深處,時常驚醒。

熟悉的所有人都死了,連完整的一磚一瓦都沒有留下。

東廠和錦衣衛的高手連一隻蒼蠅都沒有放過。

他抬頭,看著坐在角落裏的一個身材有些佝僂的老人。

那老人的不過是五十的年齡,如今看起來,卻是比七十的人還要老一些.

他像是蒼老的已經站不起來。臉上一道又一道的皺紋將他的情緒掩藏起來,無法被外人看穿。

他勉強站立而起,顫顫巍巍的走到這小孩子的麵前,伸出滿是皺紋的大手,有些不忍的摸了摸他的頭頂。

“這些是大人的事情,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袁伯怎麼會忍心告訴他真相?那可是他曾經很慈祥的皇帝伯伯,而現在,他的皇帝伯伯派出無數高手,盡索天下,要把他斬殺。

小孩的臉上閃過一絲迷茫,他確實不懂。

少頃,他抬起頭堅定的看著老人,道:“袁伯,我想看父親最後一麵”

他的話讓老人一驚,老者想拒絕,可是看著少年眼中的那一絲希冀,他心有不忍。

“我們就遠遠的看看,送都督最後一程”

暴雨尚未停歇,京城地勢低窪,大街小巷裏的積水更加深厚,重重煙雨後,紫禁城若隱若現。

原本空曠無人的菜市口,已經擠滿數萬人,他們憤怒的看著綁縛在高台上的那個男子。

那個曾經被他們喻為救世主的男子。

臭雞蛋、菜葉子穿過重重暴雨,重重的砸在那如山嶽一般的男子身上、臉上。他麵色剛毅,就這樣站在行刑台上,冷漠的看著下方這些充血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