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葉子

作者:溫岩

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陰。”我慶幸我所做的就是葉的事業,十三年來,為了鮮豔的小花——可愛的學生們,我始終堅持,營造著綠意濃濃的生態課堂。

思維自由,“花兒”更嬌豔。那是一節以口語交際、口頭作文為主的綜合訓練課。上課伊始,我就呈現給學生們一幅美麗的畫麵:池塘裏,碧綠的荷葉旁,開著朵朵粉紅色的荷花,青蛙媽媽坐在最大的一片荷葉上哭了……當我看見同學們一雙雙好奇的眼睛時,我就以《青蛙媽媽為什麼流淚》為題,讓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畫麵一出,立即在學生中發出了議論聲:“因為兒女們要為它慶祝生日,青蛙媽媽高興地哭了。”“因為兒女們參加全國動物運動會得金牌,青蛙媽媽激動地哭了。”“因為河水被汙染了,青蛙沒有生存的地方了,它傷心地哭了。”高澤宸同學說:“因為青蛙媽媽找不到孩子了,它著急地哭了。”……同學們的小腦瓜裏竟想出十幾種理由來回答這個問題,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這樣的課堂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求知欲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在不斷的探索中,“花兒”們變得更加嬌豔了。

生活澆灌,“花兒”更茁壯。工作中,我經常會把教材移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獲取知識,而後到課下去應用知識、發現規律。記得一年級有這樣一節口語交際課——《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我讓學生回家仔細觀察喜歡的小動物,然後把課前準備好的小動物照片拿出來。他們高興極了,把自己喜歡的小狗,小貓、小兔、小雞的照片拿來了,有的還把旅遊時給河馬、海豚、袋鼠拍的照片拿來了,甚至把家裏飼養的蝸牛和金魚都端來了。課堂上熱鬧非凡,同學們興致勃勃,爭先恐後地搶著發言,有聲有色地描繪著自己喜歡的動物的模樣,介紹它們的生活習性,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而我隻是稍加點撥,他們就做到了敘述具體且有條理。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中,他們學到了知識,學會了觀察描述,“花兒”們變得更加茁壯了。

創新表達,“花兒”別樣紅。麵對一個問題,我經常會讓學生靠推斷、猜想、直覺去創設各種各樣的可能,這就是創造意識的啟蒙。二年級有一篇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課堂上,我提出一個問題:“當狐狸叼起從烏鴉那裏騙來的肉,鑽進洞裏時,烏鴉會怎麼想、怎麼做?它又會對它的孩子說些什麼呢?”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展開了討論,有的甚至因為意見不統一而爭辯了起來。第一小組的學生認為,烏鴉會很氣憤地飛進窩裏,它的孩子叫喳喳地向它要肉吃,它把氣撒在了孩子身上;而第二小組的學生認為,烏鴉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對孩子們說對不起,教育孩子愛聽奉承話會上當受騙的。……這樣的學習過程,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全班研討的群體作用,在合作中豐富了語言積累,“花兒”們變得更加絢爛了。

教育事業是葉的事業,我就是一片綠葉。看著“花兒”們能快樂地成長,我覺著我綠得更加生機盎然。我幸福,我是一片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