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騰龍夜宴(二)(2 / 3)

就在這時,那何琨也是趕緊開了口,見到孫老這時麵有怒色,當下話語卻是說得飛快。

“詩詞非小道,但卻不及書中義。此詩就算入得文道,應該也隻入文道副冊,不入正冊。雖也入文道,但卻非廣眾所知之文道了。正副兩冊差距極大,也不怪他是不知了,還請孫老不要見怪他了。”

聽到何琨這話,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何琨在有意在為那位學子轉托,但大多數人更想要知道他所說的是何意。

傅劍寒與那位學子也無仇怨,哪怕方才那位學子隱隱有質疑的意思,但既然結果尚好,傅劍寒也不會在意,所以隨即向何琨一拱手而問。

“敢問何為文道正冊,何為文道副冊?”

“文道正冊便為天下人所知之文道也。一入其中,非背族之罪不可加,更因為其中含有大道真言,俱為文道經典,是被文人所遵從,尤其若修大道與之相同,更不可違背其中所言。不過自古而今,經典眾多,但能入其中的詩詞不過過百而已。常人所知十年文道得書隻一二便是如此。”

聽到傅劍寒的詢問,何琨很快就做出了解釋,何琨畢竟是舉人,自然有舉人的風範氣度,無論如今對傅劍寒有何觀感,但言語之間卻是平和,為此解說。

“至於副冊則不同,天下書文所言,若其精妙但又不涉及大道乃上文路,可若涉及大道但真義不足又如何?同上文路雖無不可,但卻讓人難以分辨。故而有此副冊,隻要文及大道真義,且其詩文精妙等同文路者皆可入之。”

原來如此,傅劍寒已經聽得明白,所謂的文道副冊其實就相當於文路,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文及大道的原因。

對於人族而言,再精妙的詩詞,若不能文及大道都要遜色半分,隻能入文路,而若文及大道,詩文精妙卻又不能見到大道真義的就入文道副冊。

“嗬嗬……何琨小子,你為你家這後輩也是夠違心的了。不錯,此詩文大道真義隻在於後一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你要看傅小子今年歲數幾何,豈是你們能壓之?”

就在這時,孫老又是一聲輕笑,這時各人才知,方才開口的首位才子原來是何家後輩,也聽出了孫老對傅劍寒的維護之意。

“更何況以縣試規矩,若能文及大道,哪怕隻得一絲真義便可行奉聖道,哪怕精妙不足以入文道亦是如此。如今,此詩精妙能至文華自生,雖然入不了正冊,但奉文道已足矣!哪怕是你們親自作詩行文,一時之間能比得上此詩否?若是不能,我勸你們還是不用再費功夫。縣試頭名已定,你們若再繼續如此,就是有違人族正道,到時候自身文道反噬,就徒為人笑話了。”

隨著孫老緩緩道來,何琨隻能微微苦笑了一下,不得不開口解釋說道。

“孫老你所言不錯,當時的確是我念頭有幾分私心。不過孫老也知,當時我也非為打壓此子,其中亦有希望能保護此後輩之心,畢竟如此易於驕矜,希望其能自謙以持而已。如今此詩文一出,我等難道還會視而不見不成?隻因我這後輩也許比不得傅劍寒,但才學亦是不差,若因此事留下陰影,日後恐有阻礙,所以才是出言,還請各位能見諒。”

舉人便是舉人,到了舉人之後,已經明悟自身之道,所以不會違心行事,但如此坦誠而言,也足以可見其舉人風範。

“嗬嗬……不經磨難,怎可見彩虹?不過嚴格說來,這一屆學子可比往日要強許多,如今他們能見此大道真頁,日後若能誠心向學,成就應為非凡才是。”

孫老本就愛提攜後輩,所以怒氣來得快去得也快,當下又自一笑,而後又是一指傅劍寒手中詩文而道。

“今日本為縣試文宴,有此詩在,自可生色不少。以我觀之,此詩所言乃恥榮一道,我等日後行事且不可將目光隻局限於一時一地,而後固步自封,不願易改,不然便如同‘萬馬齊喑’一般,此為可鑒也。”

隨著孫老的話語,不少人都是默默頷首認可,雖然被一個小輩如此所‘言’而讓其顏麵有所失,不過在坐的文人都是才學過人之輩,就算不修恥之一道,但對於正確之道也不會視而不見。

“孫老所言不錯,我等以往行此等之舉,乃為讓後輩學子不得因此而驕傲,此次卻多有雜念私心,實在不該。‘萬馬齊喑’一句說得好,可以引以為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