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百年血碑現世,多人神秘中招(2 / 2)

對於這種不明液體,這幾個弟兄當時並沒有怎麼在意,他們有的用手,有的脫下上衣,擦拭著石碑。

經過這幫弟兄的清理。很快,一塊高約1.5米,寬約1米的石碑呈現在人們眼前,這塊石碑的顏色同樣是血紅血紅的,而且色澤非常光亮,隱約中還可以看見倒影,像似剛被撲了一層鮮血。這個血紅色的石碑下麵是一個負屭雕像的青石底座,栩栩如生。

血碑上還有碑文,雖然曆經數百年,有些文字已經開始模糊了,但是很多關鍵信息還在。

福蜀承在坑底,看著這塊血碑,嘴上說著這塊血碑的碑文內容,“大順13年,永昌大元帥獻忠……”

大明天啟末年,陝西全境災荒不斷,發生了嚴重的幹旱和蟲災,禾苗枯焦,餓殍遍野。張獻忠、李自成等人鋌而走險,帶領當地饑民揭竿而起。他們在起義後,兵分兩路,李自成率軍在北方活動,而張獻忠率軍經河南、兩湖,而後入川,並建立了大西政權,張獻忠自立為帝。

張獻忠從山西出發,經河南,一路向南,與明軍作戰十多年,在這當中,雙方互有勝敗,但是張獻忠每攻陷一處,則大肆搶奪當地那些土豪、地主們的財寶,特別是明朝那些藩王們。隻要是被張獻忠攻略的地方,這些地方藩王沒有一個能逃過。因此,一路上,張獻忠及其部署們搜略了大批的金銀珠寶,可以說,張獻忠積累的財富占當時大明朝所有財富的一半之多。

在鏖戰湖廣之後,張獻忠帥部進入四川,並很快打敗了四川的明軍,控製住了整個四川,而且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與北京的朱明皇朝對峙。

在四川,張獻忠建立了大西政權後,也是張獻忠達到鼎盛時期,但此時,清軍已經入關,李自成被趕出北京,兵敗九宮山,曾多次送上財物,向張獻忠求援。之後,張獻忠便舉起了反清的大旗,他一麵與清軍作戰,一麵與偏安江南的南明皇朝周旋。

但當時,四川境內,也就是大西政權所控製的範圍內,因連年饑荒和戰禍以及其他原因,早已民不聊生,人口從數百萬銳減至二、三十萬。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獻忠困敗於四川,但他不甘心,便決定將數十年來積累的財富埋藏於岷江,並在岷江中築壩隔水,挖洞藏寶,這項工程由張獻忠最信任一個部將“鐵頭將軍”負責實施。另外,張獻忠還留下部分財物,分於各部,作為軍費,以供他們轉戰。

“後來怎麼樣……”,“張獻忠是怎麼死的……”,“都說張獻忠殺人如麻……”當福蜀承講完了這塊血碑上所記載的內容時,在場士兵們紛紛議論起來。

福蜀承見此繼續講道,“後來,張獻忠他們撤離四川,其殘部轉戰雲南等地,而張獻忠自己則親率十多萬部眾坐船順岷江南下,中了南明大將楊開的埋伏,損失大半。張獻忠雖然逃過此劫,但後來與清軍豪格部交手,中箭身亡。至於張獻忠殺人如麻的事……”

當福蜀承講道這裏的時候,旁邊這些士兵中突然有幾個人臉爆青筋,兩眼發紅,張開的血盆大口中露出兩顆大尖牙。但是,這幾個人與此前變成的怪物的“萬花筒”有所不同,雖說他們的外形、神態幾乎一樣,但是“萬花筒”變成怪物之後,行動敏捷,身手了得,可這些弟兄,雖然雙目中透露著殺氣,但是目光呆滯,而且動作遲緩,不用說飛跳了,就連走路也是機械式的蹦跳。

福蜀承再一看,這幾個人都是剛才清理這塊血碑的那幾個弟兄,而且他們幾個人的手上都沾了血碑上那黏糊糊的血紅色液體。他馬上意識上血碑上的紅色液體有毒,便立即命令大家散開,不要去碰那塊血碑。

福蜀承、梁棠晨他和其他弟兄一下,快速的爬上了大坑。站在大坑坑口的福蜀承發現,這些臉爆青筋、兩眼發紅,口露大尖牙的“怪物”根本就爬不上大坑。因為整個坑壁的坡度比較斜,而這些“怪物”是靠蹦跳來往前推進,蹦跳的高度也不高,而且無法用手來配合。這下福蜀承的心算是放下一大半。

他立即對警衛連的弟兄命令道,“快把網拿過來,把他們先給網住。”

不一會兒,幾個警衛連的弟兄拿來了一張結實的大漁網站在坑口,向坑中灑下,隻見這幾個“怪物“被困在網中,拚命的掙紮。

這幾個“怪物“被拉上來後,連同網住他們的漁網直接被送進了一個大鐵籠裏。福蜀承命令餐某長梁棠晨把幾個“怪物”帶走。

臨走時,福蜀承在梁棠晨耳邊悄悄地說了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