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進了十一月,即使有了朝廷給的大筆賑災銀兩,購置的米糧仍是杯水車薪,災區的米價再也壓製不住,普通米麵的價格已經從正常的三文錢一斤飆升到九百多文錢一斤。
眼看朝廷的賑災米糧已經接濟不上,黛玉才命災區米鋪掌櫃以林墨玉的名義,分別聯絡璃王和十二皇子,按三文錢一斤低價將五千石糧食賣給朝廷,並且在受災地區的所有林家米鋪,同一天以十文錢一斤售糧,受到當地百姓的瘋搶,當然也有發國難財的糧商哄搶。但是這個價格持續了三天,三天後米價降到八文錢一斤,再三天後降到了六文錢一斤,再三天降到四文錢一斤。但黛玉的米是早就囤著的,即使賣四文錢也還有兩文錢的利,利也不小。
隨著林家米鋪的米價格直線下滑,米也源源不斷通過誠信貨棧運往災區運,終於其他糧商拎不住了,也紛紛將米價調了下來,璃王等人再趁機將他們手中的糧食低價吃下,總算將災情控製住了。
要說這幾個月以來,京城風頭最盛的便是林墨玉了,偏偏他又神秘的很,行蹤不定,朝野內外更是熱議紛紛。
賑災一事上,林墨玉表現的可圈可點,可謂忠義兩全。林家各個商鋪更是名聲一時無二,而他讚助的雲峰書院,首次參加科舉便旗開得勝,連奪狀元和探花,更是讓眾人大跌眼鏡。居於這些,京城內外對黛玉的猜測和調查也多了起來,偏又發現淡出貴族圈的姑蘇林家也有崛起之勢,旁支族人林致逸中了新科第十二名進士,聽說還出了一個未及冠的少年秀才!林家更在此次天災中出錢出力,在蘇揚兩地做出了不少義舉,這無不表明,林家雖然沒了侯爵,但根基仍在,氣運仍在!
如此各方勢力更肯定了心中的推測,林墨玉極有可能和林家有深厚的關係,最多的猜測便是林如海流落在外的孩子或者是養子。
這裏麵的猜測很多都是黛玉導向的,比如說林致逸中了進士一事,便是黛玉讓人著力推動的,如此林致逸的官途便會借著林家鶴起而受益,則無須花錢到吏部捐官、賄賂、或者等待被隨意發落,而落了下成。
當然,林墨玉的崛起,無疑引起了當年揚州一些舊人的恐慌,這也在黛玉的算計之內。這些當年和林如海有關聯來往的人,無論是權貴、官員、還是鹽商鐵衛都搜羅了一張名單,這幾年黛玉從未停下無影閣對他們的監視和調查,三年來,蛛絲馬跡有一些,但都是斷掉的,很難拿到實證。黛玉幹脆便來了這招打草驚蛇,如今這些人產生了驚恐擔憂的心裏,便有了不少隱秘的動作,甚至來往。無影閣緊跟在暗處,在第一時間開始追蹤收集。
進了臘月,傳奇拍賣行籌集的善款仍舊一筆一筆上交,卻不以自己的名義賑災,而是持續捐助戶部幫助朝廷建立了流民營,並以低於市場價三成的價格供應官府米糧煤炭草藥等基礎賑災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