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利國監(下)(2 / 2)

童師錫聽說徐州寶豐錢監是個肥去處,於是就央求童貫將他下派到這裏,童貫與蔡京等人在朝堂上明爭暗鬥,在地方上也是互不相讓,各派心腹到地方上攬取軍政大權,搜刮民脂民膏。童貫早就眼饞徐州的富庶,正想派個體己人插手徐州事務,童師錫的這一請求正中其下懷,當即向趙佶表奏他提舉寶豐錢監。

李雲明白了其中的前因後果後,對那倉管員嗬斥道:“倉庫的鑰匙可是掌管在你的手中,如何不管你的事!”

倉管員既然已經將童師錫給抖摟出來了,此時也豁出去了,辯解道:“將軍有所不知,童師錫上任的第一天就將小人的鑰匙討了去,私自配了一副,小人哪敢聲張,隻得忍氣吞聲,替他瞞報鑄錢數目。”

李雲厲喝道:“你這廝著實可惡,明知童師錫貪墨公帑,我軍到來之時為何不說,反而欺騙我等,我看你也從中收了不少好處吧。”倉管員被李雲揭破,不敢作答,隻是跪在那裏瑟瑟發抖。

李雲在做沂水縣都頭時,這種人見得多了。李雲懶得同他多費口舌,問道:“童師錫現在在哪兒?”

倉管員道:“今早有人來報說,徐州城被賊人……不,被貴軍攻占,不日就要來打這裏,童師錫當時嚇得魂不附體,不敢在這裏多做停留,匆匆收拾了幾大車子東西,往京城逃命去了。”

李雲聽他這麼一說,並不擔心童師錫會逃掉,梁山軍占領徐州後,林衝早已命楊再興和劉麒率領本部騎兵封鎖了徐州通往汴京和應天府的道路,童師錫若是往那個方向去,正好一頭撞進去。雖然如此,李雲覺得還是有必要通知他們一聲,以防萬一,他當即修書一封,派一名傳令兵前去聯絡楊再興和劉麒。

做完了這些,李雲不耐煩地揮揮手,命人將倉管員押下去,等候發落。李雲暫時將兵馬紮住,派人向林衝和顏樹德稟報事情經過,等待下一步行動。

顏樹德和楊烈兵分兩路,前去接收徐州都作院和利國監坑冶,遇到了與李雲同樣的狀況。利國監坑冶還好些,基本上都是民間自主經營,那些礦主總還不至於貪墨自己的東西,數目與賬簿上並無二致,隻是官府征收的那部分鐵課同樣出現了數目不足的問題。

楊烈看著麵前不足五萬斤的鐵課,怒火中燒,按照利國監三十六冶的產量,朝廷二八抽分,每年大概能夠收納三四十萬斤的鐵課,從年初到現在也有三四個月的時間了,即便年初幾個月各礦坑產量不佳,也不止這個數啊,十萬斤總該有吧。

楊烈掃了一眼賬簿上的數字,怒氣衝衝道:“這些人的胃口可不是一般地大啊,竟然私吞了一半的鐵課,查。一定要給我查清楚,就從利國監提舉司查起。”

在楊烈的窮追猛打之下,利國監提舉司的官員們人人自危,為了擇清自己,很快便相互推諉,揭發他人的罪行,有些人甚至憑空捏造攀誣他人。楊烈看著這些人的醜態,心中鄙夷不已,他命人將提舉司官員的證詞記錄下來,核對真偽後命他們簽字畫押,作為他們貪瀆的鐵證。

審問清楚之後,楊烈將幾個貪墨鐵課數目巨大的涉事官員當場明正典刑,其中就有提舉利國監一行公事主管,並查抄了所有貪墨官員的不義之財。利國監三十六冶礦主聽說了這件事,無不歡欣鼓舞,拍手稱快。這些提舉司的官員依仗權勢,平日裏沒少向他們勒索錢財,並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強買他們的鋼鐵,然後托人到市場上販賣,獲利巨大。這些人食髓知味之下,一發不可收拾,原本國家十分之中隻取兩分,其他八分歸礦主自由交易,如今被這些官員強買,自己能夠自由交易的不足三四分,很多礦主僅僅能夠維持經營成本,苦不堪言。

楊烈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錢幣,再次為這些官員的貪得無厭所震撼,從提舉司涉事官員家中抄出財產折合成錢幣竟然多達三十萬貫,相當於整個徐州一年的財政收入總和,這還不算他們暗中轉移到其他地方的財產。

楊烈一臉冷酷地吩咐道:“將這些蠹蟲好好看管起來,繼續給我嚴加審問,一定要將他們貪墨的財產全部挖出來。”

處理了提舉司的官員,同時也有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了楊烈麵前,由於熙寧變法以來,朝廷對礦冶放鬆了政策,實行民間自主經營,利國監坑冶都是大礦主負責采辦的,如今梁山軍接管了這些坑冶,是按照現存的方式承包經營還是收歸己有專營,楊烈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隻能暫時維持原狀,派人將此事報於顏樹德和林衝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