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程萬裏等一應東平府僚屬就收到了清萬年的指示,沒有了清萬年從中作梗,高俅征調東平府兵馬便輕鬆了許多,考慮到東平府兵將受清萬年轄製已久,留在軍中恐怕會不服管教,高俅索性將此四千兵馬撥給韓存保指揮,也算是兌現了當初對他的承諾。
韓存保看到高俅隻撥給了他四千兵馬,心中大不情願,向聞煥章抱怨道:“高俅這廝真是可惡,京東西路兵馬合計不下三萬人,他竟然隻讓我統領這點人馬。”
聞煥章勸道:“節度犯不著為這種人生氣,前番高俅在京時,唯恐節度上書皇上請辭,不肯隨他前來,所以才用好言語穩住你。如今既已到了京東,木已成舟,節度再想反悔已經不可能了,高俅這廝自然不會按照當初的承諾,如數撥給節度兵馬,他本也不指望節度征剿二龍山。”
韓存保冷哼一聲道:“高俅這廝如此小看於我,我偏要做出一番大事煞煞他的氣焰,先生且隨我一同前往校場,看看高俅撥給我的這支兵馬戰力如何?”
韓存保去屋裏取了盔甲,披戴整齊,又去兵器架上取了他那枝慣用的方天畫戟,眾親衛看到他要去校場,早已經為他備好戰馬,韓存保從親衛手中接過馬韁,飛身躍上馬背,帶領一眾親兵向城東校場而去,聞煥章仍是一身教書先生打扮,也騎了匹馬跟在韓存保身後。
韓存保策馬來到校場,早聽到校場中傳來陣陣刺殺呼喝之聲,到得近前,隻見場中四個千人方陣正在那裏操演隊形,隊伍前麵一名軍官騎一匹青鬃馬,頭戴水磨鳳翅盔,身罩錦繡麒麟戰袍,內襯綠色魚鱗甲,腰掛一口寶劍,馬鞍旁懸著一壺弓箭,兩枝綠沉雙槍,箭壺上扯著一麵小旗,上有一副對聯:“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身後五十餘名精神飽滿、體格健壯的士兵緊緊跟隨,迎風展開一麵大旗,上繡鬥大一個“董”字。
韓存保看到這番光景,暗地裏喝起彩來,心想此人應該便是東平府兵馬都監董平,這東平府的兵馬在他的操練下倒是頗為雄壯威武,京城中也不曾見到過這樣的精壯士兵,高俅這廝雖為殿帥府太尉,對軍事卻是一竅不通,我遍觀京東西路諸軍,東平府這支駐軍要算是最為精銳的,也好,我正要滅滅高俅的威風,有這支部隊在手,打起仗來就順手多了。
韓存保策馬上前,打聲招呼道:“前麵的可是東平府兵馬都監董平麼?”
董平聽到有人呼喚,轉過頭來,隻見一名將官手持方天畫戟,騎一匹棗紅馬,威風凜凜而來。不禁喝起彩來,回答道:“在下正是董平,不知將軍如何稱呼?”
韓存保拱手道:“在下韓存保,久聞董都監手段高強,雙槍使得出神入化,有萬夫不當之勇,人送綽號‘雙槍將’,今日一見,果然是英武不凡。”
董平將韓存保上下打量了一回道:“原來閣下就是韓節度,昨日裏程知府接到製置使大人的命令,讓我率領東平府四千守軍聽從你的調遣,節度有什麼事情盡管吩咐。”
董平話雖然說得比較客氣,但骨子裏卻透出不服,韓存保如何聽不出來,他當即哈哈一笑道:“董都監言重了,什麼吩咐不吩咐的,今後你我都是袍澤兄弟,要共同進退才是。區區不才,平日裏也曾胡亂練些武藝,今日見到董都監,不禁有些技癢,不知董都監可否賜教一番?”
董平一向看不慣京城裏來的子弟,當他接到命令,要聽從韓存保的統領時,心中很不以為然,一個世家子弟能有多大本事。如今看到韓存保說話一團和氣,不卑不亢,心中對他的觀感不禁好了許多,當即拱手一禮道:“賜教不敢當,韓節度既然有興趣,你我便走上幾個回合。”董平說完,從馬鞍旁摘下綠沉雙槍持在手中。
韓存保看了董平的武器,心中不覺多加了幾分小心,在槍類武器中,雙槍最是難練,董平年紀輕輕就已贏得“雙槍將”的威名,在雙槍上的造詣定然有過人之處。韓存保一揮手中的方天畫戟,策馬來到校場中央,此時校場中的軍士早已停止了操練,為二人騰出了一片地方。
董平看到韓存保所使武器竟是方天畫戟,不敢大意,戟類武器到了宋朝已經淪為依仗隊的裝飾性物品,很少有人使用了,主要是戟類武器的使用技巧性較強,對使用者的要求較高,韓存保使用這種冷門兵器同他放對,看來對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韓存保的畫戟固然是冷門兵器,他的雙槍也何嚐不是一種冷門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