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何日君再來(1 / 2)

童貫在那班頭喊出聲的時候就已警覺,急忙翻身栽倒,並迅速趴倒在張迪身後,班頭的八把飛刀自然落在了空處。童貫的動作雖然狼狽無比,但是效果卻不錯,借此躲過了班頭的致命一擊。

就在這時,又聽一人大聲喝道:“童貫受死。”接著又是八柄飛刀從天而降,向倒在地上的童貫飛射過來,童貫看著那些飛刀的刀尖在燈火的映射下閃著藍盈盈的亮光,顯是有人在上麵塗有劇毒,不由得驚駭欲絕。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飛刀將要臨體之時,童貫急中生智,他一腳踹向張迪的腳踝,張迪一個站立不穩,向後仰躺下來,那八柄飛刀整整齊齊地插在了張迪胸前,張迪當場氣絕。他至死也沒有想到,在他麵前一向禮敬有加的童貫會拉他當替死鬼。

童貫為人十分陰損,他躲過武能和徐瑾的兩輪飛刀後,知道敵人還會有後續殺招,宮廷禁衛一時半會又趕不過來,於是拔腿便向周圍的百姓中衝了過去。

宋江猜得沒錯,“田記雜耍”的班頭正是武能,另外一個躲在暗處放飛刀的是徐瑾。童貫力主伐遼,這使得河東的田虎非常頭疼,田虎的地盤大部位於河東路,趙佶要伐遼肯定會先除掉他這個後顧之憂以保證自己的側翼安全,田虎左思右想之下隻好出此下策,那就是刺殺力主伐遼的童貫,阻止趙佶伐遼,於是就有了剛才的一幕。

武能和徐瑾看到自己的飛刀絕技沒能殺死童貫,心中大呼不妙,在他們看來,兩人同時出手足以保證萬無一失,隻是沒想到童貫竟然如此歹毒,拿自己的同僚做擋箭牌。就這一愣神的功夫,兩人錯過了殺童貫的大好機會,此時童貫已經鑽進了周圍的人群中。

一旁的蔡京早已嚇得魂飛天外,再也顧不得官家的旨意,轉身就向後跑去,再也沒有來時的威嚴氣派。周圍的百姓看到有人行刺朝廷命官,當即大亂,顧不上看什麼節目,觀什麼花燈了,紛紛四散逃命。一時間人仰馬翻,哭喊聲彙成一片。

宋江也沒有想到武能和徐瑾要刺殺的人竟然是童貫,心中暗道:這下糟了,童貫是趙佶的寵臣,在這個時候遇刺,趙佶肯定會龍顏震怒,命令全城搜捕刺客,說不定會封鎖四門,禁止城內人員外出,這樣的話,高俅就是再疼高衙內,他也不敢違抗聖旨。明天一早高衙內的屍首就會被發現,到時候高俅就不會再有顧慮,反而會變本加厲,他們這些人就危險了。念及至此,宋江一臉鄭重地道:“晁大哥、方姑娘,現在城裏出了這樣的事,趙佶很有可能下旨封城,我們現在就趕往城門出城,遲了恐怕就來不及了。”

晁蓋也知道如今事情急轉直下,超出了他們的掌控,已是十萬火急,當即應道:“賢弟此言甚是,隻是便宜了童貫老賊,我們走。”當下一行人向著東城門去了。

趙佶在觀台上看到下麵突然陷入一片混亂,一時之間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正要派黃珦前去打探消息。就在這時,禁衛統領前來稟報道:“啟奏陛下,刺客喬裝成‘田記雜耍’的賣藝人,意圖行刺童樞密未果,童樞密躲入人群之中,下落不明,入**侍省都押班張迪以身殉職。現在刺客多人被當場射殺,隻有班頭及另外一人走脫。”

趙佶聽說有人行刺,心中頓時一陣慌亂,再聽到禁衛統領說此刻已經就擒或逃遁,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繼而龍顏震怒,“竟然有人敢在天子腳下刺殺朕的大臣,將朕的顏麵置於何地,將文武百官的顏麵置於何地,將天下萬民的顏麵置於何地,真是豈有此理,搜,一定要給我將他們搜出來,記住,給我抓活的,一定要審問明白了,是誰在背後指使他們。黃珦,你速去太尉府傳我的口禦,讓高太尉立即封鎖四門,抓捕刺客,不得放一個人出城。”

此時童貫不知從何處鑽了出來,義憤填膺得附和趙佶道:“皇上英明,這些賊人真該千刀萬剮,皇上一定要拿住這些人為微臣和張押班做主啊。”

蔡京聽了童貫的話暗,心中暗暗鄙夷道:“童貫啊童貫,你就在這兒裝吧,張公公是怎麼死的,你以為我不知道?”蔡京親眼目睹了童貫害死張迪的全過程,但是他絲毫沒有為張迪申冤的意思。一個死人無論他生前受到皇帝怎樣的寵幸,一旦他死了,皇帝立刻就會將對他的這份寵幸轉移到別人身上,蔡京還沒有蠢到為替一個毫無價值的死人申冤而去得罪一個聖眷正隆的活人的地步。他要等,等到一個適當的時機,等到童貫逐漸失去官家的寵幸,等到官家對他厭惡到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將他打入“冷宮”的時候,蔡京才會考慮為張迪申冤,如果一直等不到這一天,他寧可將這件事情爛在肚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