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元宵燈會上表演節目?”羅延慶滿腹疑惑道,但隨即又否定了自己的推論,“不對啊,在燈會上成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呢,無非是將他們的招牌‘田記雜耍’打得更響亮些,但他們玩雜耍隻是個幌子,也就不在乎名號是不是比別人家的響亮,我真被他們搞糊塗了。”
“羅賢弟說得不錯,在元宵燈會上表演節目隻是他們的第一步計劃,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他們還有更的大陰謀在後麵。而這個陰謀肯定關係甚大,不然他們不會冒著已經暴露的危險仍然堅持執行這一計劃。楊賢弟、羅賢弟,你們二人與他們照過麵,又看破了他們的底細,今後要多加留意了,這些人說不定會對你們采取行動。”宋江起初並不認為這些人能夠威脅到楊再興和羅延慶,但是今天看了他們的表演後,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二人。
楊再興不以為意道:“大哥不用擔心,他們來了最好,我正要擒住他們問明他們的陰謀,怕的是他們不來。”
“二位賢弟雖然英雄了得,但也不能大意,尤其是那個班頭的飛刀,用來偷襲,卻是極難防範。”宋江看到楊再興並沒有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不由得再次提醒道,他可不想即將到手的兩員猛將受到什麼損失,到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曆史上楊再興就是因為大意才誤走小商河,被金軍亂箭射殺的,自己絕不能再讓他重蹈覆轍。
羅延慶倒是比楊再興穩重,從旁勸道:“大哥,宋大哥說得有理啊,那個班頭的飛刀確實不好對付,現在我想到他那八柄飛刀,心裏還有點不舒服,我們回去要好好想想,怎樣破他的飛刀。”
“也好。”楊再興這次倒沒有再反駁。
五個人說著話時,來到了鎮安坊,宋江忽然記起京城名妓李師師的家好像就在這裏,不由得仔細打量起這條街坊來。宋江並沒有發現這裏與別處有多麼大的不同,同樣的茶肆酒樓林立、同樣的商旅行人不絕、同樣的一派繁華熱鬧,隻是不知道這樣的繁華還能持續多久。
據說從宮苑側門到鎮安坊李家有一道長達三裏半的寬闊的夾牆,名義上是為拱衛宮殿的禁衛軍建造宿舍而砌的。但夾牆砌好了七八年,宿舍卻一間也沒有動工,後來索性造到別處去了,於是這道夾牆就成為官家到鎮安坊微行的絕對安全和完全保密的專用孔道。宋江看遍了整條街坊,也沒有找到那條宋徽宗已經走過無數次並還將繼續走下去的夾牆。
五個人找了一間小酒館權作歇腳,店中夥計為宋江等人打來幾角酒,鋪上一桌酒食,五個人邊吃邊談論些昔日的見聞,偶爾較量些槍棒拳腳。也許是“近水樓台”的關係,酒館中談論最多的話題當然是京城花魁李師師。
“你們聽說了嗎?官家曾多次表示要迎娶師師姑娘做貴妃,師師姑娘一直都沒答應。最近鬧得尤其厲害,一個叫曹輔的諫官為此向官家上了一道奏疏,竟敢暗示到這件事,還威脅說‘京城人言籍籍’。官家一怒之下,將他貶到了郴州去當個小吏,看來官家這是鐵了心要迎娶師師姑娘了。”
“不會吧,迎娶一個風塵女子做貴妃?這樣的事兒別說本朝,就是曆朝曆代也沒有過啊,官家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你就不懂了吧,師師姑娘不但人長得好,像是從月中走出來的一般,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官家也是沉迷此道,兩人早就是詩琴知音,我看這件事八九不離十。”
“……”
宋江聽著周圍有關李師師的議論暗暗搖頭,想起李師師的可憐身世,宋江對她還是比較同情的。宋江又聽了一會,這些人還真是厲害,說到最後,連李師師每天穿什麼衣服,帶什麼花飾這樣的花邊新聞都給挖了出來。宋江聽得一陣無語,匆匆會過酒鈔,就準備帶武鬆四人離開這裏。
五人剛剛走出酒店,隻見迎麵來了一群人,看穿著打扮像是宮裏麵的。為首之人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身邊一大堆隨從跟著,有的手裏捧著盒子,有的幾個人抬一口箱子,一路上耀武揚威而來,路上的行人紛紛躲避。酒館裏的人看到這種排場,也都起身出來,在一旁議論道:“我就說嘛,看,這不來了,那個騎馬的就是官家身旁的紅人張迪,這次肯定是來給師師姑娘送聘禮的。”
這一行來人的醜態令宋江感到無比的可憎可厭,轉身就要帶四人離開,他可不想多待在這裏片刻,看張迪這些人耍威風。